小儿发烧

很多妈妈对于小儿发烧,很着急,非常迫切的想退烧,于是赶紧给宝宝吃药打针甚至输液。

其实这种心情可以理解,但是这种做法非常不可取

宝宝发烧,是宝宝身体在动用自身免疫力对抗疾病的表象反应。小孩子阳气特别足,拼命拱出热来想把疾病打败。小孩子动不动就烧到四十度,而大人大多数多少年都不会发烧或者高烧了。因为大人的能量不够,没这个劲头了,其实发高烧是宝宝阳气足抵抗力好的表现,发低烧反而是免疫力低下的表现。小孩子偶尔发发烧不是坏事,至少用西医的话说是对某种病毒有了免疫力

当然不是说烧得越高越好,任何事情都有个度,后文会讲到哪些情况是属于紧急危险性医院就医

小儿发烧的症状:

 症状:   发热程度分级:   (1)低热:37。5℃-38℃。   (2)中等热:38。1℃-39℃。   (3)高热:39。1℃-40℃。   (4)超高热:40℃以上。

 小儿发烧的诱因:   经过细致的体格检查,根据一些体征能帮助找到小儿高热的诱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若发现咽部充血、扁桃体肿大,可能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扁桃体炎;   2.若患儿皮肤出现皮疹,可能为常见的出疹性传染病,例如幼儿急疹、麻疹、风疹等;   3.若发现疱疹,可能为水痘(另手足口病);   4.若发现皮肤有瘀斑,应考虑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亦应考虑血液系统疾病; 5.若发现浅表淋巴结肿大,应考虑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亦应该注意白血病和恶性淋巴瘤;   6.若发现口腔粘膜有斑点,可能为麻疹(另疱疹性咽峡炎);   7.若肺部听诊闻及痰鸣音或水泡音,是急性支气管炎或支气管肺炎的体征,肺部听诊有哮鸣音,应考虑喘息样支气管炎或支气管哮喘;   8.腹部有明显的压痛或其它体征,应注意急腹症,如急性阑尾炎、肠梗阻等。

 9、在夏天高热可能与病毒感染或细菌感染有关,如化脓性扁桃体炎、淋巴结炎、肺炎、细菌性痢疾、伤寒甚至乙型脑炎等有关。不过这些病除发热外还会有另一些表现,应仔细鉴别。

小儿发烧的检查

一、医院检查   1.实验室检查对于小儿高热的诊断是十分重要的。一般检查结果发现,外周血中白细胞降低,多应考虑是病毒感染。白细胞增高,多应考虑为细菌感染。   2.对发热患儿还应注意检查外周血中有无异常淋巴细胞或幼稚细胞,异常淋巴细胞提示病毒感染。对长期发热的患儿要做血培养,检查血沉、抗链球菌溶血素、肝肾功能等,还应做结核菌素试验。对临床考虑为消化系统感染者一定要进行粪便常规检查。必要时还可进行肥达氏反应、外斐氏反应、嗜异性凝集试验、冷凝集试验和类风湿因子等检查。3、胸部X线检查   有助于肺与胸部疾病的诊断。其它如恶性肿瘤,可根据部位选作CT、核磁共振、血管造影、放射性同位素、B超、活体组织等检查。

二:家长初步自行判断

值得注意的是:体温本身并不是观察儿童疾病的真正的最关键的方法。对成人来说,体温的高低通常反映出疾病的轻重程度。孩子并非如此,因为他们的身体对温度的控制还不完善。有的孩子在感染轻微疾病时,发烧也达40℃,然而在得更严重的疾病时只有38.3℃。孩子发烧时,家长更应观察他的脸色、神态和行动。一个体温为38.3℃却脸色灰白、安静得有点反常的孩子,也许比一个体温为39.4℃但仍能满屋子乱窜乱闹的孩子病得重。

如果发烧的孩子出现以下症状,不管体温如何,都应请医生诊断:

1、一直哭闹不停,不管谁来安慰都没有用。 

2、很难被唤醒。

3、如果有人想触碰或者移动孩子,他就哭闹。

4、脖子僵硬,不灵活。

5、手臂、大腿或身体的其它部位出现不能控制的抽动、痉挛。

6、神志不清,行动怪异(看见或听见不存在的东西,说些很奇怪的话或行动反常)。

7、呼吸时伴有杂音。

8、不能吞咽任何食物,并不住地流口水。

9、皮肤上出现紫色的斑点。

10、肤色灰白或呈暗蓝色。

11、脉搏微弱却快、急(不满1岁的孩子每分钟脉搏超过跳;年满1岁的孩子每分钟超过跳)。

12、排尿时有灼烧或疼痛感。

13、腹泻时大便中带血。

以上任医院就医

今天重点说说对于不超过38.5度以上而且宝宝精神状态也挺好这种情况的发烧,

这种情况的发烧一般属于非危险非紧急情况,妈妈们可以自行采取如下绿色方法来给宝宝退烧:

1、物理降温

  将患儿置放于环境安静、阴凉、空气流通处。少穿衣服少捂毯被。用毛巾蘸温水擦拭额头,双腋及腹股沟,手心,脚底,后背等部位,用毛巾蘸温水扭至不滴水后敷额头,温水中可以洒一点花露水;在宝宝精神状态良好时可以辅助洗澡降温,配合给宝宝多和水多排尿---不建议按照西医的方法直接冰敷额头或者用冷毛巾敷额头降温,因为高热加骤冷的刺激会导致皮肤及毛细血管收缩不利于体内热量散发出来

2、推拿降温法:

开天门,推坎宫,揉太阳穴

按揉合谷穴,按揉涌泉穴

清肝经,清天河水,打马过天河,退六腑

另外需要根据是什么原因引发的发烧来做对应的推拿,如扁桃体发炎,要加吮痧天突,扁桃体

3、艾灸降温法:

发烧38.5度以下:艾灸灸合谷穴

发烧38.5度以上:艾灸灸涌泉穴

另外也需要根据是什么原因引发的发烧来灸对应的穴位

小儿发烧的保健:

护理   1、密切观察病情:定时测量体温、脉搏、呼吸。体温的测量分为口腔、肛门、腋下三种方式,腋下测量清洁卫生、方便安全,最适宜家庭应用。   发烧病人的脉搏会加快,一般而言,体温每上升1℃,脉搏增加10次。新生儿时最快,婴儿每分钟~次,1~3岁幼儿每分钟次左右。脉搏与体温不相称常提示某些疾病。如婴幼儿肺炎合并脓胸或中耳炎时,脉搏会达每分钟~次,与体温升高不相称。   呼吸频率成人正常值为每分钟16~20次,儿童则相对较快。   2、注意居室环境:室内要保持空气新鲜,注意通风,防止烟尘。室温以20℃左右为宜。通风时注意不要让风直接吹着孩子。如果屋里干燥,应洒些水或使用加湿器。   3、讲究饮食营养:发烧病人要多饮水,以增加小便的排泄和汗腺的分泌并补充高热消耗的水分。在发烧时,胃肠消化力会有所减退,应为孩子做一些合口的、富有营养而又易消化的食物。比如牛奶、鸡蛋羹、新鲜水果、蔬菜、烂粥、面条、馄饨等。为了开胃,可给孩子做些爽口小菜。   4、保持清洁:发烧病人出汗多,要勤换内衣。内衣要干净、柔软,以纯绵、丝为佳。要常用淡盐水漱口,保持口腔卫生。早晚洗脸、洗脚时要注意保温。   5、不要用酒精给孩子擦身子:过去,母亲们会用酒精给发烧的孩子擦身子,但是现在医务工作者不主张这种做法,他们说,除了会引起寒战外,酒精还能使皮肤过敏,酒精还能使皮肤吸收引起孩子的中毒反应。另外,呼吸到酒精的蒸气可能使你的孩子烦躁。

6、密切   1、适合6个月以上宝宝服用的双花饮:   取金银花10克,菊花10克。将金银花、菊花加水煮15分钟,取汁当茶饮。有清热解毒作用。   2、适合8个月以上宝宝服用的生姜红糖粥:   生姜3片,红糖12克,粳米50克。将米加水煮粥,将生姜、红糖加入到滚粥中,热服。有发汗祛风寒作用。   3、适合1岁以上宝宝服用的冬瓜荷叶汤:   取冬瓜克,荷叶1张。将冬瓜洗净,连皮切块。荷叶切碎,加水煮汤,汤成后去荷叶加盐喝汤。有清热化痰、除烦解渴、利尿的作用。

小儿高热饮食宜忌

  宜   1、首先在安排饮食时总热量不能低于身体所需热量的70%。饮食要给予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如米汤、牛奶、蛋花汤、稀粥、藕粉、肉末面条等,同时也可以多补充水分。为了弥补宝宝发热期间的营养损失,应每日加餐1-2次,需要提醒的是这样的加餐一直要到疾病恢复后1-2周后停止。   2、食物要软、易消化、清淡,如米汤、稀粥、蔬菜、面条等,也需要补充含优质蛋白但是清单不油腻的食物,如乳制品,豆制品   3、也可吃少量水果。饮水、饮食都要少量多次,切不可暴饮暴食。   忌   不要吃鸡蛋。当发热时食用大量富含蛋白质的鸡蛋,不但不能降低体温,反而使体内热量增加,促使婴儿的体温升高更多,因此不利于患儿早日康复。

预防

小儿发热的预防及注意事项   

一、预防:   1)加强锻炼,多进行户外活动,提高免疫力。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一些提高免疫力的药物。   2)气候转变时及时增减衣服,防止过冷或过热。   3)流行期间少带小儿去拥挤的公共场所,减少感染机会。   4)经常开窗,流通新鲜空气。衣着要凉爽透气,切忌采用捂被子发汗。   5)及时接受预防注射,减少传染病发生。   二、注意事项:   1)由于高热容易造成脱水,也因服退热药大量出汗时体内丧失水分就更多。脱水不仅使退热困难,还会影响新陈代谢和血液循环,发生酸中毒等。因此必须鼓励患儿多饮水。同时血中钠浓度升高,血液高渗,患儿会发生口干口渴、烦躁不安甚至说胡话或抽筋,热度非但不退且会更高,可能会发生低钠血症,多见于平时有营养不良的婴幼儿,   2)有些患儿会引起抽筋,甚至高热惊厥。抽筋多发生于高热骤起之时,一次发热仅抽一次,很少超过2次以上,只要抽搐时间不长,处理得当,对孩子健康影响不大。 3)一般发热对身体组织器官的影响不大,且能加速抵抗力的产生。但当体温超过41℃时,体内蛋白质会发生分解,引起脑水肿而致病孩死亡或留下脑病后遗症。因此,孩子出现40℃以上高热就必须紧急处理。   4)小婴儿可能由于高热会引起心跳加快,还可能引起心力衰竭等。









































北京中科医院怎么样
北京中科医院是骗子



转载请注明:http://www.bhwqd.com/zlyy/118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