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脚可能导致截肢天气转凉,这3类人泡脚

民间有句老话“热水泡脚,赛吃人参”。很多人在临睡前都会泡泡脚,洗去一天的疲惫。泡脚还具有疏经通络、活血化瘀等功效。

特别是秋冬季节,随着气温下降,用热水泡脚几乎成了很多人的一个习惯,尤其是中老年人。

但是,对于一些疾病患者,要特别注意:泡脚可以带来病情的加重或恶化,甚至是灾难。

73岁大爷泡脚导致截肢

据《郑州晚报》,73岁的董大爷是个“老糖友”,患病20多年。每年秋冬,他都喜欢睡前泡个脚,不然夜里脚会冷得睡不着。半个多月前,他却因泡脚烫伤左脚,继而诱发感染,最后不得不截肢。

医生说董大爷是个典型的糖尿病足患者,来的时候左脚又烂又肿,且伴有异味,袜子、鞋子都穿不进,路也不能走了,发展到这种地步,只能截肢,否则感染进一步扩大,会危及生命。

糖尿病人对温度不敏感

泡脚一旦烫伤可能致命

泡脚泡到截肢?这可不是危言耸听。

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倪海祥教授说,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

秋冬是糖尿病足高发期,不少糖尿病足患者容易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血栓,导致管腔狭窄、闭塞、致肢体远端缺血,以至于他们天一冷就会觉得脚冰冰凉的,所以很多人喜欢泡个脚。

但由于他们对温度不敏感,就很容易被烫伤,而一旦烫伤,哪怕是一个指甲盖大小的水泡,也会导致足部感染、溃烂,严重的就只能截肢了。

除了糖尿病人,下面这两种人泡脚也需小心!

泡脚:静脉曲张或血栓患者的灾难

静脉曲张是一种由于静脉血液回流不畅引起的血液淤积血管肿,静脉曲张一般常见于肢体前端,比如手和脚。

这部分人群如果泡脚的话,就会导致静脉进一步扩张,此时血流就会更加回流不畅。

专家特别提示:泡脚时不要拍打,会导致血栓移位,引发猝死。

泡脚:

有脚气的人更易感染

我们通常所说的脚气,实际上是一种真菌感染,而泡脚的最佳温度刚好很适合真菌的生长。泡脚过程中如果用手来搓皮肤的话,很容易造成皮肤的损伤,而进一步地引发感染。

因此,脚气患者泡脚时更容易发生感染,和别人共用泡脚盆也会传染给他人。

中老年人秋冬泡脚

记住医生给的3点建议

1.温度控制在40℃左右

医院皮肤科主任魏芳说:“泡脚简单经济又实用,但从皮肤科来讲,脚是不能天天泡的。”

人体皮肤有一个耐受度,人体在接受外部热量时,温度控制在42℃~45℃最为宜;当皮肤接触近60℃的温度持续5分钟以上,也会导致“低温烫伤”,也被称为“冷烫伤”。

“每年秋冬季节都会接诊不少低温烫伤的患者。”冬天老人喜欢用热水袋,有的热水袋外面还套着绒布,表面温度适中,但是时间一长就容易烫伤,因为老人大多有脉管炎等毛病,四肢末梢神经循环不好,对热和痛的感觉比较迟钝。

对于腿部感觉较差的人群,水温应更低一些。

小窍门:水够不够热,建议用手试而不要用脚试,因为手比脚对温度更敏感。对于糖尿病人,最好备个水温计。

2.时间不要超过20分钟

每次泡的时间不要太长,最好不要超过20分钟。泡得太久,容易导致低温烫伤。

具体泡脚的时长,以身体暖洋洋的,感觉身上潮潮的,但摸摸又没有汗的状态最好。这样既祛除了体内的寒气,又不会伤到正气。

3.器具选择木桶

泡脚器具最好选择可以控温的木桶。如果用中药泡脚,铜盆等金属盆中的化学成分不稳定,容易与中药中的鞣酸发生反应,生成鞣酸铁等有害物质,使药物的疗效大打折扣。

药30克,红花15克,冰片10克,附子15克,炮姜15克,五灵脂15克,急性子30克;

泡脚是秋冬必不可少的养生方式,但是不是人人都能泡,也不适合天天都泡,学会健康地泡脚才能起到真正的养生效果!为了您的家人和朋友的生命安全,请把本文告知大家,早点看看,早点为大家打好预防针!

⊙注:本文内容仅为普及中医常识,不做为处方,如有需要请在医生的指导下操作使用。

⊙版权声明:文章部分内容或图片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提示:大家好,我是穴位养生小秘,平时常见的小毛小病,困扰多年的难言之隐,我都可以教你不花1分钱用穴位的方法在家轻松调理,穴位密码专注传播:权威、自助、准确的养生实践方法,欢迎您的







































白斑医院排名
北京中西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bhwqd.com/bfbz/101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