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复习阑尾炎

阑尾炎

1.阑尾的解剖与生理

(1)麦氏点:阑尾体表投影;

(2)阑尾动脉:属终末动脉,因此急性阑尾炎易导致阑尾坏疽穿孔;

(3)阑尾静脉:阑尾炎症可经阑尾静脉→回结肠静脉→肠系膜上静脉→门静脉→肝脏,导致门静脉炎、肝脓肿;

(4)阑尾神经支配:牵涉痛、转移性右下腹痛;

(5)阑尾组织结构:属淋巴器官,参与B淋巴细胞的产生与成熟,黏膜深部有嗜银细胞,是阑尾类癌的组织学基础。阑尾是消化道类癌最常见的部位;

(6)病理类型:急性单纯性、急性化脓性、坏疽性及穿孔性、阑尾周围脓肿四类。

2.病因:

(1)阑尾管腔阻塞:最常见病因。淋巴滤泡明显增生(60%)、肠石(35%)、异物、炎性狭窄、食物残渣、蛔虫、肿瘤等。

(2)细菌入侵:革兰阴性杆菌和厌氧菌;

(3)其他:阑尾先天畸形。

3.表现:

(1)转移性右下腹痛:典型症状;

(2)右下腹压痛反跳痛:最常见的重要体征,腹痛尚未转移至右下腹时,右下腹便可出现固定性压痛。老人与小孩压痛可能不明显;其意义大于腰大肌试验、闭孔内肌试验、结肠充气试验;

(3)右下腹包块:考虑出现阑尾脓肿;

(4)腰大肌试验:提示阑尾位置较深,位于腰大肌前方、盲肠后位或腹膜后位;

(5)闭孔内肌试验:提示阑尾位置较低,靠近闭孔内肌;

(6)结肠充气试验:急性阑尾炎时可阳性,阴性不能排除诊断;

(7)经肛门指诊:直肠右前方常有压痛;当形成阑尾脓肿时,可触及痛性肿块。

(8)并发症:腹腔脓肿(引流治愈后3个月左右择期手术切除阑尾)、内外瘘形成、化脓性门静脉炎。

4.治疗:

(1)保守治疗:适用于单纯性阑尾炎、急性阑尾炎早期、其他严重疾病不能耐受手术者;

(2)手术治疗:适用于大多数阑尾炎;

(3)手术并发症:切口感染(最常见)、腹腔内出血(最严重)、粘连性肠梗阻、阑尾残株炎、粪瘘等。

5.特殊类型的阑尾炎

小儿、老年阑尾炎

妊娠阑尾炎

慢性阑尾炎

主诉

无、不强烈

不强烈

经常性右下腹痛

临床症状

不典型

不明显

可轻可重

体征

不明显

不明显

阑尾部位局限性固定压痛

穿孔率

穿孔后不易包裹局限

不高

死亡率

可造成母子危险

不高

并发症

较多

不多

感染扩散

易扩散

易扩散

不易扩散

治疗原则

早期手术

早期手术

手术切除阑尾

注:妊娠期手术:早期切除为主;围手术期加用黄体酮;手术切口须偏高;尽量不用腹腔引流;术后广谱抗生素。

6.历年真题:

(1)女,28岁。腹痛10小时。起初上腹痛伴恶心、呕吐,之后局限在右下腹,持续性痛伴阵发性加剧。1小时前腹痛从右下腹扩散到全腹,发热。查体:T39.1C,急性病容,全腹肌紧张,压痛和反跳痛(+),右下腹最明显。血常规:WBC19.1x/L,N0.91。考虑病情变化的主要解剖学基础是:

A.阑尾动脉为终末血管,出现梗塞缺血坏死

B.阑尾黏膜内哟丰富淋巴系统,出现肿胀梗阻

C.阑尾蠕动慢而弱,进入的残渣和粪便嵌顿引起坏死

D.阑尾在盲肠的开口狭小,出现阻塞

E.阑尾长,阑尾系膜短,出现扭转坏死

答案:A

(2)导致阑尾穿孔最主要的因素是:

A.阑尾腔阻塞

B.阑尾壁受粪石压迫缺血

C.细菌毒力

D.淋巴管阻塞

E.免疫力低

答案:A

(3)女,43岁。右下腹持续性疼痛5天,伴恶心、呕吐,呕出物为胃内容物。体温38.5℃。体检发现右下腹px×px大小肿块,触痛明显。

①最可能的诊断是

A、粪块所致肠梗阻

B、盲肠肿瘤

C、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D、阑尾周围脓肿

E、盲肠扭转

②此时较合适的处理是

A、急诊行阑尾切除术

B、急诊手术脓肿引流

C、肠道准备后行右半结肠切除术

D、X线钡灌肠

E、暂不手术,保守治疗

③如果急诊手术,最合适的手术方式是

A、脓肿引流

B、切除肿块

C、常规切除阑尾

D、右半结肠切除

E、一期肠吻合

答案:D;E;A

(4)女性,25岁,妊娠5个月,因转移性右下腹痛2小时就诊。诊断为急性阑尾炎。不宜采用的治疗措施是:

A.行阑尾切除术

B.围手术期加用黄体酮

C.手术切口应偏低

D.尽量不用腹腔引流

E.可应用广谱抗生素

答案:C

复习有问题,可以留言咨询。或者回复「手册」,下载《丁香园执考手册》。点击最下面的「阅读原文」,还能下载包含十年真题的掌上题库App。

执考助手

「每天看







































北京治疗白癜风皮肤病医院
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bhwqd.com/bfbz/15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