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做好阑尾炎手术先定个小目标,比如
临床案例
患者女,7岁。因「转移性右下腹痛伴发热天」入院。
查体:体温38.8°C,右中下腹压痛、反跳痛,压痛点位置较麦氏点高,结肠充气试验(±)。
查白细胞19.8×/L,中性粒细胞0.78;B超检查示回盲部气体充盈,未见清晰阑尾影。
入院诊断为急性阑尾炎,急行阑尾切除术。
取麦氏切口,术中见腹腔内有少许渗液,于回盲部反复寻找近3小时,未发现阑尾。
向上延长切口探查,也未发现阑尾及其他异常。再延长切口近肋下,发现距结肠肝曲7cm处表面有一突出的索条状异常组织,表面覆盖脓苔并有脓性分泌物溢出。
沿此索条状组织逐步向根部解剖,发现整个阑尾包埋在升结肠浆膜层内,阑尾迂曲,局部轻度水肿,组织质脆。
用手可触及索条状阑尾直至回盲部,根部在盲肠端,阑尾周围结肠浆膜层炎性水肿,解剖游离后将阑尾完整切除,见阑尾尖端有直径0.3cm的穿孔。
切除的阑尾呈蚯蚓状,长近10cm。
术后病理诊断:坏疽性阑尾炎合并穿孔。
01
异位阑尾是如何产生的?
正常情况下,胚胎发育第6周时,中肠远侧支对系膜缘出现一个锥形盲囊,也就是盲肠和阑尾的原基,盲肠的尖端成长为阑尾。到第10周,脐带内的中肠返回腹腔,并开始逆时针方向旋转,至出生时共旋转70°,原左下方的盲肠和阑尾旋转到右髂部。如果在胚胎发育过程时,中肠不旋转或旋转不全或固定不完全,盲肠和阑尾就会位于左下腹或转位途中的某一部位,由此造成解剖上的异位阑尾。一般临床上所谓的「异位阑尾」,包括8种情况:
左位阑尾,阑尾位于腹正中线左侧任何位置;
高位阑尾,阑尾在脐水平线以上的位置;
盆位阑尾,阑尾在髂前上棘水平线以下的盆腔内;
疝内阑尾,阑尾位于腹外疝囊内;
腹膜外阑尾,阑尾在腹膜壁层外位;
壁内阑尾,阑尾位于回盲肠壁内的组织中;
腔内阑尾,阑尾位于盲肠肠腔内;
错位阑尾,阑尾根部在盲肠下极结肠带汇集以外任一肠袢位置。
其中,我国人群中以盆位阑尾居多。0
对于异位阑尾,我们怎么诊断?
对于这种特殊类型的阑尾炎,要想在早期做出正确诊断,就要求外科医生熟知阑尾炎的各种类型和临床表现,正确认识转移性腹痛的特点及其在阑尾炎诊断中的价值,并集合腹部体征的变化。不论阑尾位置如何变异,其炎性转移性腹痛都具有3个特点:腹痛由一个部位转移到另一个部位,而非扩散到另一部位;
转移需要一定的时间,短也不能少于小时,长却可达1~天;
腹痛的特点是转移,不一定在右下腹,更不一定在麦氏点。
对缺乏转移性腹痛的患者,可以结合X线、B超、CT等影像学检查,以及白细胞计数和C-反应蛋白的检验结果,在排除其他疾病后做出诊断。
其中,超声可以诊断异位阑尾的位置和炎症的严重程度,可以作为诊断急性异位阑尾炎的首选检查方法。
异位阑尾炎和正常位置的阑尾炎声像图表现一致,超声检查相应部位见阑尾炎声像改变者即可考虑异位阑尾炎。
当然,必要时还可以行腹腔镜探查,不仅可以明确诊断,还可以同时进行阑尾切除术。
03
手术中需要注意什么?
异位阑尾炎临床上多行手术切除治疗,手术切口的选择是第一要步。由于异位阑尾炎病灶区具有转移性,切口的位置需要参照患者压痛区变化而调整,以接近压痛点为宜。比如高位阑尾炎采用右中上腹探查切口,盆位阑尾炎采用下移的麦氏切口或右下腹直肌切口,左位阑尾炎采用经左侧腹直肌切口。而腹膜外阑尾炎比较特殊,如果术前能明确可以经腹膜外入路切除阑尾,如果不能明确则仍以麦氏切口作为首选。当然,不论以什么切口作为选择,其最终目的都是暴露阑尾根部,这才是关键所在。而手术能否成功,最关键、最难的还是在于找到阑尾。一般情况下,先找到升结肠和盲肠,然后沿结肠带向下追踪直至三条结肠带汇合处,多数能在腹腔或盆腔找到阑尾。如果找不到升结肠,而高度怀疑高位阑尾时,应果断向上延长切口,于肝下寻找阑尾。如果腹腔内找不到阑尾,应打开盲肠右侧后腹膜,于腹膜后探查阑尾。仍找不到阑尾时,要想到少见的壁内阑尾、错位阑尾等,仔细寻找。找到阑尾后,切就不用多说了,最重要的还是阑尾根部的缝合处理。这个步骤直接影响炎性扩散控制效果,是减少并发症的关键环节。操作时不能一味的只做根部结扎,局部炎症区域也要清洁处理,或给予引流,以降低术后感染程度。本文原创,未经允许禁止转载RECOMMEND推荐阅读转发文章让更多人看到
长按
- 上一篇文章: 美国医生疑问疫情期间,其他病人都去哪里了
- 下一篇文章: 医院怀仁分院第一位术后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