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防控专稿外科临床针对无症状核酸检

刘连新教授

尹大龙教授

本文业经《中国实用外科杂志》编委或同行评议,以优先出版方式在线发表,可作为正式文献引用。由于本文尚未全部完成编辑、校对等流程,其内容有可能与印刷纸质版不完全一致。

尹大龙,刘连新.外科临床针对无症状核酸检测阳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策略[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40(3):-.

外科临床针对无症状核酸检测阳性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策略

尹大龙,刘连新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40(3):-

摘要

随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进展,各医疗机构也将逐渐恢复正常诊疗秩序。随着对新冠肺炎认识的深入,一些新的发病特点逐渐被发现。如潜伏期14d,无任何呼吸道症状但核酸检测阳性,其造成传播的可能性依然不容忽视。外科医生在接诊无症状核酸检测阳性新冠肺炎病人时存在认识不足、防护不充分,职业暴露的风险增加。因此,外科医生在逐渐恢复正常开展外科疾病诊疗的同时,要对目前新冠肺炎发病特点及变化有充分认识并加强防控。一旦接触无症状核酸检测阳性新冠肺炎病人,外科医生应该熟悉上报流程和紧急挽救措施,尽可能降低无症状核酸检测阳性新冠肺炎造成聚集性传播的风险。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医院(医院)肝胆外科,安徽合肥

通信作者:刘连新,E-mail:liulx

ustc.edu.cn

自年12月爆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以来,疫情从湖北省影响到全国各地[1]。在党中央的统一指挥、统一协调、统一调度下,抗击疫情已经取得明显效果。目前,全国新增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呈现总体下降趋势,尤其是近日以来湖北以外省市新增确诊和疑似病例明显下降。鉴于此,各有关部门也审时度势要求逐渐复工复产,做到防疫和复工“两手抓,两手硬”。各地医疗机构也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加强疫情期间医疗服务管理满足群众基本就医需求的通知》(国卫办医函〔〕号)文件精神,在重点防控疫情的同时,逐步恢复正常诊疗秩序,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严格把控门诊和入院病人的监测和排查,尽可能减少新冠肺炎潜在病例造成的聚集性传播[2]。但是,随着复工复产和医疗机构诊疗秩序恢复,个别企业和医疗机构也出现病例聚集性传播的现象。尤其是目前无症状和无明确接触史核酸检测阳性新冠肺炎病人,在流行病学排查和体温检测时很难将这部分病人筛查出来,这是在疫情控制形势好转情况下摆在我们面前的新问题。外科医生虽然不在防控疫情第一线,不可能同直接诊治新冠肺炎病人的医护人员一样做到三级防护,但是同样面临着门诊和病房诊疗病人的工作,而外科医生接触的急重症和肿瘤病人往往由于免疫力低下,是新冠肺炎易感人群。外科医生如何在日常诊疗活动中做到及时发现和有效处理无症状核酸检测阳性新冠肺炎病人是新形势下面临的难题。1新冠肺炎发病特点及变化根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新冠肺炎潜伏期为1~14d,多为3~7d。临床表现以发热、干咳、乏力为主要表现。有流行病学史中的任何1条,且符合临床表现中的任意2条或者无明确流行病学史但符合临床表现中的3条即可诊断为新冠肺炎疑似病例。疑似病例如果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或病毒基因测序与已知新冠肺炎高度同源即可诊断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3]。但是在临床实际工作中也遇到一些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描述发病特点不完全一致的案例,如潜伏期长,无明确接触史,无典型临床表现,甚至治愈后复查核酸检测阳性的病人。不具备新冠肺炎典型发病特点和临床表现的病人,往往成为移动的传染源,更容易潜伏在普通人群当中。因此,对于在诊疗过程中可能存在以下特殊情况的新冠肺炎病人同样应高度警惕:(1)无法确定流行病学接触史。(2)潜伏期14d。(3)无发热、乏力,无咳嗽等呼吸道症状。(4)连续2次病毒核酸检测阴性。(5)病人治愈后复查核酸检测仍然阳性[4]。笔者单位曾接诊1例肝脏肿瘤复诊病人,病人否认2周内外出和与确诊病例接触病史,无任何发热,乏力和呼吸道症状。在复查CT检查时候发现肺部多发斑片状影,紧急追踪病人进行核酸检测呈阳性。2外科医生如何防控无症状核酸检测阳性新冠肺炎外科医生在诊疗活动中对于有明确接触史或者伴有发热和呼吸道症状的病例都会格外重视,但是对无法提供准确接触史、无呼吸道症状的外科疾病病人同样不可忽视。外科医生接诊的病人一般包括:一部分是急重症病人,如急腹症病人,来到门急诊就诊时病情紧急,给予接诊医生筛查的时间有限,对判断病情有价值的信息容易忽视。再有存在发热症状的外科疾病如急性阑尾炎、急性胆道感染、肝脓肿、肛周脓肿、乳腺炎等外科疾病往往伴有发热,甚至也可能同时合并肺部炎症表现,影像学上存在肺炎表现,给鉴别诊断增加困难。另外,对于肿瘤病人和合并慢性疾病如糖尿病的外科疾病病人,由于本身疾病时间较长,自身免疫力低下,也容易感染新冠肺炎而无典型临床表现[5]。因此,针对目前形势下新冠肺炎发病特点,外科医生应做到以下几方面,以保证在诊疗过程中既不延误外科疾病救治,又能及时发现那些潜在的核酸检测阳性新冠肺炎病人。

2.1思想上重视要重视新冠肺炎防控形势,不能因为目前全国抗疫形势好转而有所松懈,甚至存有侥幸心理,尤其要警惕存在无症状核酸检测阳性新冠肺炎。就诊病人无论是否有发热、乏力和咳嗽等典型症状,无论是否存在明确疫区或者确诊病例接触史,均一律进行排查,详细询问接触史和临床症状。

2.2行动上有体现对于门诊接诊病人严格执行“一人一诊一室”、“一患一手一消”制度,门诊医生要配备一次性帽子,一次性外科口罩、工作服外加隔离衣等基本防护,如果条件允许建议佩戴防护目镜或和面屏进行二级防护以减少职业暴露[6-7]。接诊过程中要与病人保持一定安全距离,笔者所在单位要求接诊医生在问诊时与病人保持1m距离,与陪诊家属保持2m距离。

2.3入院前要筛查对于所有需要入院诊治病人,外科医生在门诊接诊时除询问流行病学史和临床症状外,不论是否有发热和咳嗽,一律行肺部CT和血常规检查。笔者单位影像科和检验科也会对入院筛查病人开辟绿色通道,1~2h内完成检查和报告。肺部CT和血常规检查不怀疑新冠肺炎感染病人方可入院。

2.4入院后要防护病人经过门诊筛查入院后由管床医生和护士在一级防护下进一步检查体温和询问病史,并对新入院病人尽可能先安排单独房间进行术前检查,术前检查过程中未发现异常变化可以转入普通房间。如在术前检查过程中出现发热或咳嗽等症状,首先将病人转入病房的隔离单间,复查肺部CT并及时请所在单位防控非冠肺炎专家组会诊,如会诊考虑新冠肺炎疑似病例要转入定点病房隔离治疗。如能排除新冠肺炎,手术前要由负责医生和麻醉医生再次共同评估病人后决定是否可以手术治疗。

2.5无急性临床表现的其他择期手术病人对于如胆囊结石、良性肿瘤等可以先采取预住院检查的方法,待7~14d检查结束后影像学发现无新冠肺炎表现再入院治疗。

3外科医生发现无症状核酸检测阳性新冠肺炎对策根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五版)》及笔者单位要求,外科医生在诊疗过程一旦接触到可疑无症状核酸检测阳性新冠肺炎病例,与新冠肺炎疑似病例一样,要立即启动相应预案并采取如下措施:(1)医院医务部门或者疫情防控指挥部,并紧急联系病人和家属,派专人护送病人到定点发热门诊进行核酸检测。(2)医院外区域,要及时通报所在区域疫情防控管理部门,并派救护车将病人接到发热门诊进行核酸检测。如病人核酸检测阳性,要立即收治到定点病房隔离治疗;如病人无任何临床症状,仅为影像学检查符合且病毒核酸检测阳性,可集中隔离14d,如在此期间出现新冠肺炎临床症状,立即收入定点病房治疗。(3)如病人首次病毒核酸检测阴性,要在24h后再次复查核酸检测,2次均为阴性方可解除隔离。(4)在核酸检测期间,病人就医过程中密切接触的医护人员应做到自我隔离。一旦病人核酸检测阳性,立即进行定点隔离进行医学观察14d。(5)如病人确诊新冠肺炎,而外科疾病也急须处理,外科医生要同呼吸科,感染科,感控办,麻醉科和手术室等进行多学科会诊讨论,医护人员在三级防护措施下为病人行手术治疗。参与手术医护人员术后采取14d隔离观察。4结语虽然全国新冠肺炎防控阻击战取得了明显效果,但还未取得全面彻底胜利。尤其是在复工复产的新形势下,人员流动性增加,新冠肺炎发病特点出现一些无症状核酸检测阳性的变化。不但要继续提高普通人群警惕性,也要加强外科非一线医护人员的思想戒备,做到逐步恢复正常诊疗秩序的同时,疫情防控不放松,对新形势、新变化有充分的认识,在外科疾病诊治同时,最大限度的把新冠肺炎尤其是无症状核酸检测阳性新冠肺炎可能带来的医疗机构聚集性传播风险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在框内滑动手指即可浏览)

[1]WangC,HorbyPW,HaydenFG,etal.Anovelcoronavirusoutbreakofglobalhealthconcern[J].Lancet,,():-

[2]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加强疫情期间医疗服务管理满足群众基本就医需求的通知[EB/OL].-2-19.

[3]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EB/OL].-02-19.

[4]XuXW,WuXX,JiangXG,etal.Clinicalfindingsinagroupofpatientsinfectedwiththenovelcoronavirus(SARS-Cov-2)outsideofWuhan,China:retrospectivecaseseries[J].BMJ,,:m.

[5]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五版)[EB/OL].-02-21.

[6]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结直肠外科学组,医院学会结直肠肛门外科专业委员会.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结直肠癌外科诊治策略中国专家共识[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40(3):-.

[7]陶凯雄,张必翔,张鹏,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背景下普通外科诊疗防控工作建议[J].中华外科杂志,,58(3):E-E.

(-02-26收稿)

版权声明

本文为《中国实用外科杂志》原创文章。其他媒体、网站、


转载请注明:http://www.bhwqd.com/blbl/184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