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练2017年临床医师历年真题考

今天有5道单项选择题,均为历年真题,建议答题时长不超过5分钟

1、ALT增高的病人,在鉴别诊断时,下列哪种情况可以不必考虑:

A.病毒性肝炎

B.化脓性胆管炎

C.急性胆囊炎

D.肝血管瘤

E.心肌梗死

2、在直肠息肉中,下列哪种癌变率最高:A.腺瘤B.儿童性息肉C.炎性息肉D.家族性息肉病E.绒毛状腺瘤

3、急性持续性腹痛阵发性加剧并休克,最可能的疾病是:A.急性阑尾炎B.绞窄性肠梗阻C.泌尿系结石,肾绞痛D.外伤性肝破裂E.急性单纯性肠梗阻

4、下列哪项不是腹部损伤后手术探查的可靠指征:A.腹痛B.肠鸣音消失C.腹胀不明显D.血压有下降趋势E.脉搏增快,体温升高

5、下列关于腹股沟疝的叙述,错误的是:A.滑疝多见于右侧B.Richter疝不容易嵌顿C.直疝的疝内容物多为小肠和大网膜D.难复性疝的主要特点是疝块不能完全还纳E.绞窄性疝疼痛减轻,但肿块仍在,说明病情好转

答案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①急性病毒性肝炎:ALT与AST均显著升高。②慢性病毒性肝炎:转氨酶轻度上升(~U)或正常,ALT/AST1,若AST升高较ALT显著,即ALT/AST1,提示慢性肝炎进入活动期可能。③酒精性肝病、药物性肝炎、脂肪肝、肝癌等非病毒性肝病,转氨酶轻度升高或正常,且ALT/AST1。④肝硬化转氨酶活性取决于肝细胞进行性坏死程度,终末期肝硬化转氨酶活性正常或降低。⑤肝内、外胆汁淤积,转氨酶活性通常正常或轻度上升。⑥急性心肌梗死后6~8小时,AST增高,18~24小时达高峰,其值可达参考值上限的4~10倍,与心肌坏死范围和程度有关,4~5天后恢复,若再次增高提示梗死范围扩大或新的梗死发生。⑦其他疾病如骨骼肌疾病(皮肌炎、进行性肌萎缩)、肺梗死、。肾梗死、胰梗死、休克及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转氨酶轻度升高(50~U)。

2、答案:D

解析:①大肠息肉多见于乙状结肠及直肠,成人大多为腺瘤,腺瘤直径大于2cm者,约半数癌变。乳头状腺瘤癌变的可能性较大。②家族性肠息肉病与遗传因素有关,5号染色体长臂上的APC基因突变。其特点是婴幼儿期并无息肉,常开始出现于青年时期,癌变的倾向性很大。家族性息肉病迟早将发展为癌,必须接受根治性手术。③肠息肉病合并多发性骨瘤和多发性软组织瘤(Gardner综合征)也和遗传因素有关,此病多在30~40岁出现,癌变倾向明显。④直肠息肉(rec-talpolyp)泛指自直肠黏膜突向肠腔的隆起性病变。除幼年性息肉多发生于5~10岁小儿外,其他直肠息肉多发生在40岁以上,年龄越大,发生率越高。直肠是息肉的多发部位,并常常合并有结肠息肉。病理上常将息肉分为肿瘤性息肉和非肿瘤性息肉。肿瘤性息肉可分为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和混合性腺瘤,有恶变倾向。发生在直肠者以单个较多,有蒂。非肿瘤性息肉包括增生性(化生性)息肉、炎性息肉、幼年性息肉等。

3、答案:B

解析:如果腹痛的间歇期不断缩短,以至成为剧烈的持续性腹痛,则应该警惕可能是绞窄性肠梗阻的表现。绞窄性肠梗阻时严重的缺水、血液浓缩、血容量减少、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细菌感染、中毒等,可引起严重休克。

4、答案:A

解析:当腹部闭合性损伤后,发现有内脏损伤时,应考虑手术治疗的需要。临床表现如有肠鸣音减弱和消失,说明腹腔内有炎症、渗出等因素抑制了肠蠕动,发生了肠麻痹;膈下有游离气体提示空腔脏器穿孔、破裂的可能;患者血压下降,脉搏增快,体温升高提示有早期休克和感染的状况,病情加重,亦不能排除有内出血的可能。这些情况均提示应考虑进行腹部手术探查,但如患者仅有腹痛,不能认为是需要手术处理的可靠指征。

5、答案:E

解析:滑动性疝多见于有侧,左、右发病率之比约为1:6。难复性疝的特点是疝内容不能回纳或不能完全回纳,嵌顿性疝通常发生在斜疝。直疝不进入阴囊,极少发生嵌顿,疝内容物多为小肠或大网膜。当疝发生绞窄时症状多较严重,肠袢坏死、穿孔时,疼痛可因疝块压力骤降而暂时有所缓解,并不说明病情好转。

壹医考,拯救没时间的你

加入QQ群一起备考:

网站:







































治白癜风西安哪家医院好
贵阳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bhwqd.com/jbzd/107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