阑尾炎即中医肠痈而已

阑尾炎

阑尾炎是人体腹部的常见病、多发病,急性有0.1%-0.5%的死亡率,可发于任何年龄,但以青壮年为多见,20-30岁为发病高峰。

在中医看来,阑尾炎不过就是肠痈而已,没什么可大惊小怪的。从医数十年来,面诊或遥诊急性或慢性阑尾炎患者数十例,无一失败。今又有人在网上漫天求助,很为国民着急,于是在完成主要工作之余,不禁写下这篇文字。

阑尾炎,阑尾在哪里?

阑尾在人体腹腔小肠回肠和升结肠起始的盲肠之间,上端开口于盲肠,是细长而弯曲的盲管,平均长度7-9厘米,也可变动于2-20厘米之间,根部连于盲肠的后内侧壁,远端游离并闭锁,活动范围位置因人而异,变化很大。受系膜等的影响,阑尾可伸向腹腔的任何方位。其在体表的投影位置约在人体右下腹部,肚脐脐窍与右髂前上棘连线,靠近右髂前上棘的三分之一处,西医称为麦氏点。

阑尾炎,炎是什么意思?

炎是机体组织对于刺激的一种防御反应,急性期表现为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等症,慢性期热症已不明显,红也暗下来,痛、肿等症减轻或变为不适,功能障碍或消失或尚在。根据炎症主要的组织变化,西医把炎症分为变质性炎症、渗出性炎症(浆液性炎、纤维素性炎、化脓性炎、出血性炎、坏死性炎、卡他性炎)、增生性炎症、特异性炎症(结核、梅毒、麻疯、淋巴肉芽肿)等。

西医认为,阑尾炎为外科常见病,是多种因素形成的炎性改变,比如急性阑尾炎,阑尾梗阻使管腔内分泌物积存、内压增高,压迫阑尾壁阻碍远侧血运。在此基础上管腔内细菌侵入受损黏膜,易致感染。其他因素中有因腹泻、便秘等胃肠道功能障碍引起内脏神经反射,导致阑尾肌肉和血管痉挛,产生阑尾管腔狭窄、血供障碍、黏膜受损,细菌入侵而致急性炎症。急性阑尾炎发作时,病灶未能彻底除去残留感染,病情迁延不愈多导致反复发作性阑尾炎。慢性阑尾炎往往没有急性阑尾炎发作史,症状隐晦,体征也多不确切。

急性阑尾炎会有哪些临床表现?

(1)首要是腹痛。典型的急性阑尾炎初期有中上腹或脐周疼痛,数小时后腹痛转移并固定于右下腹。当炎症波及浆膜层和壁腹膜时,疼痛即固定于右下腹,原中上腹或脐周痛即减轻或消失。故无典型的转移性右下腹疼痛史并不能除外急性阑尾炎。单纯性阑尾炎常呈阵发性或持续性胀痛和钝痛,持续性剧痛往往提示为化脓性或坏疽性阑尾炎。持续剧痛波及中下腹或两侧下腹,常为阑尾坏疽穿孔的征象。

(2)急性阑尾炎的胃肠道症状。单纯性阑尾炎的胃肠道症状并不突出。在早期由于反射性胃痉挛而有恶心、呕吐。盆腔位阑尾炎或阑尾坏疽穿孔可有排便次数增多。

(3)急性阑尾炎的发热,一般只有低热,无寒战,化脓性阑尾炎一般亦不超过38℃。高热多见于阑尾坏疽、穿孔或已并发腹膜炎。

(4)压痛和反跳痛。腹部压痛是壁腹膜受炎症刺激的表现。阑尾压痛点通常位于麦氏点。肥胖或盲肠后位阑尾炎的患者,压痛可能较轻,但有明显的反跳痛。

(5)腹肌紧张。阑尾化脓即有此体征,坏疽穿孔并发腹膜炎时腹肌紧张尤为显著。

慢性阑尾炎有不完全相同的临床表现。

(1)腹痛。右下腹部疼痛,其特点是间断性隐痛或胀痛,时重时轻,部位比较固定。多数患者在饱餐,运动,劳累,受凉和长期站立后,诱发腹痛发生。

(2)胃肠道反应。患者常有轻重不等的消化不良、食欲下降。病程较长者可出现消瘦、体重下降。一般无恶心和呕吐,也无腹胀,但老年患者可伴有便秘。

(3)腹部压痛。压痛是惟一的体征,主要位于右下腹部,一般范围较小,位置恒定,重压时才能出现。无肌紧张和反跳痛,一般无腹部包块。

西医对阑尾炎的确诊,还需要通过血常规、尿常规、超声、腹腔镜和X线钡剂灌肠等检查,以便排除最易与慢性阑尾炎相混淆的慢性胆囊炎、慢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溃疡病、慢性结肠炎、盲肠结核或癌肿、女性的慢性附件炎及慢性泌尿系感染等,很是繁琐。

中医对阑尾炎的诊断,一靠患者主诉症状,二靠望诊。当然也可以像西医一样予以切诊。比如,(1)急性阑尾炎患者取仰卧位,大夫用右手压迫左下腹,再用左手挤压近侧结肠,结肠内气体可传至盲肠和阑尾,引起右下腹疼痛,予以确定。(2)患者取左侧卧位,使右大腿后伸,引起右下腹疼痛者为确定。

对阑尾炎,不论急性还是慢性,西医都首选手术切割治疗。除非阑尾穿孔,否则是在没有手术切割的必要。一是因为中医专病专方,出手既效,甚至覆杯而愈;二是西医术后很难免肠粘连、肠梗阻、神经损伤、伤口感染、阑尾残端炎、疤痕增生等并发症。

肠粘连:肠粘膜与腹膜、腹壁不必要的粘连,会引起腹痛便秘等症状。

肠梗阻:由肠粘连引发,就是严重的便秘,严重的还需要手术。

神经损伤:不需过多解释,手术的必然后果。

伤口感染:阑尾炎本身即为感染性疾病,含有大量的大肠杆菌、肠球菌等细菌,手术切口为II类或III类切口,为可疑污染伤口或污染伤口(视化脓程度及是否穿孔而定)。感染严重者伤口长期不愈合,甚至形成窦道。

阑尾残端炎:阑尾没有切除干净,留下超过1cm的残端,继续发炎,需二次手术。

疤痕增生:疤痕体质者专属后遗症,一般体质者3个月即可痊愈,疤痕体质者则可影响半年至数年。疤痕增生疼痛可影响全身,长期疼痛可导致心情抑郁、神经功能紊乱等其他疾病,造成二次后遗症。情绪波动、天气变化、刺激性食物均可以引起疤痕疼痛。

这些并发症可能大都与医生的水平和责任心有关。但就算你有幸遇医院,给你手术的都是靠谱的医生,毕竟腹腔总是被人为打开了!即便是微创手术,也是一种创伤。据研究,人体的四大空腔除非因战争、地震、车祸或其他意外导致实体损伤,否则是一定不能轻易打开的。哪四大空腔呢?颅内腔,胸腔、腹腔、盆腔。人体空腔并非真空,里面充满着热能、气体,含藏着人体生命的物质、能量和动力,关系着人体的生命质量和生命数量。四大空腔根据开腔幅度的大小和次数,会相应地减寿。原则上开腔一次,减寿6—12年。这也是中医不主张剖腹产的原因。

中医对阑尾炎的认知,早在西医诞生以前都有了!被后世誉为医圣的东汉医家张仲景,在其医学经典《伤寒杂病论》里所研究的肠痈,就是后世西医需要动刀的急慢性阑尾炎。

记载:

诸脉浮数,法当发热,而反洒淅恶寒,若有痛处,当发其痈。()

师曰:诸痈肿者,欲知有脓无脓,以手掩肿上,热者为有脓,不热者为无脓也。()

肠痈之为病,其身甲错,腹皮急,按之濡,如肿状,腹无积聚,身无热,脉数,此为肠内有痈脓也,薏苡附子败酱散主之。()

薏苡附子败酱散方

薏苡仁(十分)附子(二分)败酱(五分)

右三味,杵为末,取方寸匙,以水二升,煎减半,去滓,顿服,小便当下血。

肠痈者,少腹肿痞,按之即痛如淋,小便自调,时时发热,自汗出,复恶寒。此为肠外有痈也。其脉沉紧者,脓未成也,下之当有血;脉洪数者,脓已成也,可下之。大黄牡丹汤主之。()

大黄牡丹汤方

大黄(四两)牡丹(一两)桃仁(五十个)冬瓜子(半升)芒硝(三合)

右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一升,去滓,顿服之。有脓者当下脓,无脓者当下血。

怎么样?肠痈的理、法、方、药多么完备!在此基础上,形成阑尾炎的专病专方,不论急性还是慢性,超越现有中医体系繁琐的辩证论治,更无需耽误时间去做各种啰哩吧嗦的检查,只需要抓住两三个典型症状,患者或其家人自己就很快给解决了。哪两三个典型症状呢?第一,右下腹疼痛拒按;第二,右足屈伸痛甚;急性期有第三,便秘欲呕。

为什么仅凭这两三个症状就能确诊是肠痈阑尾炎?

肠痈阑尾炎不过地通肠道障碍而已嘛!什么叫地通、地通障碍、地通肠道障碍?所谓地通,就是人体把地理环境的水土物产通过口窍以饮食的形式进入人体,同化为人体自身的生命物质、能量和动力,然后把异化代谢后的废渣、废热、废水、废气或废血等产物,通过肠道或尿道排出人体,再还归到地理环境中。这个地通过程,如果因为饮食不节、饮食不洁、饮食不适等原因,导致肠道或尿道某种或某几种内压过大,异化代谢产物不能及时排出,就叫做地通障碍。障碍在肠道,叫地通肠道障碍;障碍在尿道,叫地通尿道障碍。肠痈阑尾炎,多因饮食不节,饭后未做修整,导致小肠回肠和结肠起始的盲肠关卡处热结血瘀,热压和局部血压过大,属于实证热证。实证则不通,不通则痛而拒按;右下腹实证,当然右足不能屈伸,伸则痛甚;热证,所以便秘;既下部不通而热,当然上涌欲呕。

肠痈阑尾炎日久可形成痈脓,久拖必溃烂穿孔。一旦穿孔,病已成伤,当拜托西医手术了!但如果能及时服用下列专病药方泻热破瘀,散结消肿,一般是没有阑尾穿孔之虞的。

药方:大黄,丹皮,桃仁,冬瓜仁,芒硝,红藤,薏苡仁,败酱草,蒲公英。慢性期,加附子。水煎服,急性期1-3副,慢性期6-9副,不管已经化脓与否,一通大便,痛随下解。这就是中医摧枯拉朽法的运用。

为了方便记忆,这个专病专方可以编成像唐诗一样形式的诗句,中医行业里叫做“汤头歌诀”,如:“大黄牡丹瓜桃芒,公英红藤苡败酱。右下腹痛便秘呕,右足屈伸痛甚方。”

希望国民从此不再受肠痈阑尾炎的困扰!

人人皆知医,苍生无枉死。

分清病与伤,健康在自己

年4月13日星期五

作者简介:

张流秀

赞赏

长按







































白癜风能治了吗
早期白癜风症状图片



转载请注明:http://www.bhwqd.com/jbzd/148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