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教阑尾炎的健康指导

阑尾位于右髂窝部,起于盲肠根部,长约5--10cm。其体表投影约在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中外1/3交界处,称为麦氏点,是阑尾手术切口的标记点具有一定的免疫功能。急性阑尾炎是最常见的外科急腹症之一,多发于青壮年,以20-30岁多见,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

病因

1.阑尾管腔阻塞:是急性阑尾炎最常见的病因。阑尾官腔细,开口狭小,系膜短,使阑尾卷曲,造成阑尾官腔易于阻塞。

2.细菌入侵:阑尾官腔阻塞后,细菌繁殖并分泌内毒素和外毒素,损伤黏膜上皮,形成溃疡,细菌经溃疡面进入阑尾肌层。

病理类型

(一)急性单纯性阑尾炎

(二)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三)坏疽性及穿孔性阑尾炎

(四)阑尾周围脓肿

临床表现

(一)症状

1、腹痛:典型表现为转移性右下腹痛,起始于中上腹部或脐部,位置不固定6--8小时后转移并局限于右下腹。

2、胃肠道症状:早期厌食、恶心或呕吐。

3、全身表现:早期乏力,炎症重时出现中毒症状,可表现心率增快,体温升高达38℃左右。阑尾穿孔形成腹膜炎者,可出现寒战、体温达39-40℃、反应迟钝或烦躁不安。若发生门静脉炎则可出现寒战、高热及轻度黄疸。

(二)体征

1.右下腹压痛:是急性阑尾炎的重要体征

2.腹膜刺激征:腹肌紧张、压痛、反跳痛、肠鸣音

3.右下腹包块

处理原则

1.应早期手术治疗

2.非手术治疗:禁食、补液、消炎、中药清热、解毒、化淤。

术前护理

1、一般护理:发作期卧床休息(半卧位),禁食,期间应该补液,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

2、病情观察:生命体征、腹部症状、体征变化。

3、手术常规准备,老年人心肺脏器功能。

术后护理

1、病情观察:生命体征监测并准确记录,加强巡视,注意倾听病人的主诉,观察腹部体征变化,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师并配合处理。

2、体位与活动:全麻术后清醒或硬膜外麻醉平卧6小时生命体征平稳者可取半卧位。鼓励病人术后早期在床上翻身、活动肢体,待麻醉反应消失后即下床活动,以促进肠蠕动恢复,减少肠粘连的发生。

3、饮食:肠蠕动恢复前暂时禁饮食,予以肠外营养。术后第一天肛门有排气、肠鸣音恢复后可进流质饮食,第2、3天进半流质饮食,第4、5天逐渐过渡到软食。

4、腹腔引流管的护理:阑尾切除术后一般不留置引流管,只有局部有脓肿、阑尾包埋不满意和处理困难或有肠瘘形成时采用,用于引流脓液和肠内容物。一般1周左右拔管。引流管应妥善固定,保持通畅,注意无菌,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师并配合处理。

5、正确使用抗生素。

6、并发症的观察:出血、切口感染、粘连性肠梗阻、阑尾残株炎、肠瘘或粪瘘。

健康教育

1、自我观察病情变化:腹痛、腹胀、发烧、切口感染、出血等。

2、饮食与卫生:摄入营养丰富、容易消化的食物,忌辛辣、忌暴饮暴食。注意饮食卫生,避免腹部受凉,防止发生胃肠功能紊乱。禁止乳品,以免引起腹胀,阑尾炎的病人,在住院期间可食水果,禁食香蕉一类的润肠食品,出院后,避免暴饮暴食,禁生冷油腻。

3、鼓励病人早期下床活动,促进肠蠕动恢复,防止发生肠粘连。

4、锻炼自理能力,增强病人抗疾病的自信心。

5、阑尾炎术后大便失禁是由于阑尾穿孔,腹腔内脓液刺激腹膜引起的,经过抗炎治疗后,会自行好转的。

6、手术后三天更换伤口敷料,术后第七天拆线(皮内吸收线缝合不需要拆线),如伤口无感染,即可出院。

7、病人术后应注意排气、排便情况,查肠功能恢复情况。

8、因阑尾炎病人有手术切口,故严禁病人打闹,防止伤口裂开。

9、出院后按医嘱继续服用出院时所带的抗生素。

10、手术后1-2个月内,避免剧烈活动,同时尽量少去公共场所,以减少呼吸道感染的可能。

11、出院后出现呕吐、腹胀、腹痛、发热等不适症状,医院就诊。

12、复查。出院一周需到外科门诊复查。

宣传员:葛伟娜

护士长:管敏

本期编辑:祝敏

医院

赞赏

长按







































北京哪家医院看白癜风比较好
复方木尼孜其颗粒用法具体是怎样



转载请注明:http://www.bhwqd.com/jbzd/154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