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离我们究竟有多远

北京看白癜风最专业医院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

2月3日,歌手赵英俊因癌症去世,年仅43岁。在他病重之时,创作出了温暖的《送你一朵小红花》,然而,那时候我们谁也不知道,他已经癌症晚期......

目前,癌症高发、年轻化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那么,到底癌症离我有多远?世界卫生组织癌症专家预估数据显示:年全球新发癌症病例万例;年全球癌症死亡病例万例,其中中国癌症死亡人数万,占癌症死亡总人数30%,死亡人数位居全球第一。癌症离我们并不遥远,全球都在面对着持续升高的癌症发病率和癌症负担,癌症是全人类共同的敌人。

5种高发癌症

1、肺癌

一、高危对象

年龄40岁,至少合并以下一项危险因素者:1.吸烟≥20年包,其中包括戒烟时间不足15年者;2.被动吸烟者;3.有职业暴露史(石棉、铍、铀、氡等接触)者;4.有恶性肿瘤病史或肺癌家族史者;5.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或弥漫性肺纤维化病史者。注:年包:指每天吸烟多少包乘以持续多少年,例如20年包指每天1包持续20年或每天2包持续10年。

二、筛查建议

1.对于肺癌高危人群,建议行LDCT筛查。建议尽可能使用32层或以上多层螺旋CT进行肺癌筛查。扫描范围为肺尖至肋膈角尖端水平。基线CT扫描以后,根据病灶具体情况(形态、大小、边界等特征),医院咨询具体下一步诊疗计划;2.若检出肺内结节,根据结节不同特征,磨玻璃、亚实性、实性结节及多发结节的具体情况进行LDCT复查;3.根据国情和效能以及我国人群特征,不推荐将PET/CT作为人群肺癌筛查的方法。注:LDCT:低剂量螺旋CT。

三、预防建议

1.不吸烟或戒烟;

2.对于有职业最露危险的应做好防护措施;

3.注意避免室内空气污染,比如被动吸烟、明火燃煤取暖、接触油烟等;

4.大气严重污染时,避免外出和锻炼;

5.有呼吸系统疾病者要及时规范地进行治疗。

2、胃癌

一、高危对象凡有下述情况之一者,均系高危对象:1.60岁以上人群;2.中重度萎缩性胃炎;3.慢性胃溃疡;4.胃息肉;5.胃黏膜巨大皱褶征;6.良性疾病术后残胃(术后10年);7.胃癌术后残胃(术后6~12月);8.幽门螺杆菌感染者;9.明确胃癌或食管癌家族史;10.恶性贫血者。二、筛查建议

年龄40岁有腹痛、腹胀、反酸、烧心等上腹部不适症状,并有慢性胃炎、胃粘膜肠上皮化生、胃息肉、残胃、胃巨大皱褶征、慢性胃溃疡和胃上皮异型增生等病变以及有肿瘤家族史的对象,应根据医师建议定期作胃镜检查。

三、预防建议1.健康的饮食习惯和饮食结构,不暴饮暴食;2.根除幽门螺旋杆菌感染;3.减少食用生冷、辛辣、过热、过硬的食物及熏制、腌制等高盐食物;4.戒烟;5.少喝或不喝烈性酒;6.放松心情,合理减压。

3、肝癌

一、高危对象

男性35岁以上、女性45岁以上的以下人群·

1、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或丙型肝炎病毒(HCV)者;

2、有肝癌家族史者,

3、血吸虫、酒精性肝硬化等任何原因引起的肝硬化患者;

4、药物性肝损患者。

二、筛查建议

1、男性35岁以上、女性45岁以上的肝癌高危人群应进行筛查;2、联合应用血清甲胎蛋白(AFP)和肝脏B超检查,每6个月筛查一次。

三、预防建议

1、接种乙肝疫苗;2、慢性肝炎患者尽早接受抗病毒治疗以控制肝炎病毒的复制;3、戒酒或减少饮酒;4、清淡饮食,减少油腻食物摄入;5、避免发霉食物的摄入。

4、结直肠癌

一、高危对象

1、年龄50-74岁。2、癌症病史。3、息肉病史。4、一级亲属有结直肠癌史5、以下两项及以上阳性者:慢性腹泻、慢性便秘、黏液血便、不良生活事件史、慢性阑尾炎或阑尾切除史和慢性胆道疾病或胆囊切除病史。

二、筛查建议

常用的筛查方法包括大便潜血检查、血CEA和纤维结肠镜检查。

三、预防建议

一般人群应该在日常生活中注意生活方式及饮食习惯,预防结直肠癌的发生;而对于有结直肠癌发生的高危人群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定期的检查,从而达到早诊早治的目的。

5、乳腺癌

一、高危对象

1.未生育,或≥35岁初产妇;2.月经初潮≤12岁,或行经≥42岁的妇女;3.一级亲属在50岁前患乳腺癌者;4.两个以上一级或二级亲属在50岁以前患乳腺癌或卵巢癌者;5.对侧乳腺癌史,或经乳腺活检证实为重度非典型增生或乳管内乳头状瘤病者;6.胸部放射治疗史(≥10年)者。注:一级亲属指父母、子女一级兄弟姐妹(同父母)二级亲属指叔、伯、姑、舅、姨、祖父母、外祖父母。上述情况均为乳腺癌高危因素,伴2条及以上因素时,应考虑为高危乳腺癌对象。

二、筛查建议

1.一般妇女乳腺自查:20岁以后每月检查一次;

临床体检:20-29岁每三年一次,30岁以后每年一次;X线检查:35岁,拍摄基础乳腺片;隔年一次乳腺X线检查(钼靶);>40岁,每1~2年一次乳腺X线检查,60岁以后可隔2~3年乳腺X线检查1次。超声检查:30岁以后每年一次乳腺超声检查。

2.乳腺癌高危人群鼓励乳腺自查,20岁以后每年做临床体检1次,30岁以后建议乳腺核磁共振(MRI)检查。

三、预防建议

1.健康生活方式,远离烟酒,合理营养,保持健康体重,坚持锻炼。2.适时生育,母乳喂养。3.参加乳腺筛查,定期体检。美国癌症协会(ACS)、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WCRF)和美国癌症研究所(AICR)三大部门基于多项随机临床试验结果联合发文,推荐了5大癌症预防的生活方式。1、保持正常体重BMI<25kg/m2女性乳腺癌风险降低。成年女性体重每增加5Kg,其绝经后乳腺癌发病相对风险就增加11%、绝经后子宫内膜癌发病风险增加39%、绝经后卵巢癌发病风险增加13%。高BMI是一个癌症风险因素,体脂过多会引发胰岛素抵抗,胰岛素和生长因子水平升高会促进癌症的发生。肥胖也会促进雌激素的产生,后者又是多种癌症的刺激因子。2、增强体育锻炼MET=7.5~15,癌症死亡风险降低。多项观察性研究均发现,体育锻炼可以降低乳腺癌、结直肠癌、子宫内膜癌的发病风险。相比缺乏锻炼的人群,锻炼达到最低运动推荐水平——每周代谢当量(MET)为7.5~15的人群癌症死亡风险降低20%。3、多吃蔬菜,少吃肉?吃瘦肉并没有那么糟糕,荟萃分析研究发现,多吃蔬菜水果可以降低人的心血管死亡率,但与癌症相关死亡率无关。欧洲癌症与营养前瞻性调查结果显示,大家最关心的问题是加工肉制品(如肉罐头、香肠)是否会升高癌症发病风险。研究发现,每天多吃50g加工肉制品,癌症发病风险会升高11%。然而,瘦肉却与癌症发病风险无关。可见,相比瘦肉,加工肉制品更应该引起大家注意。4、不要饮酒酒精是重要致癌因素。大量数据和既往研究证明酒精和口腔癌,喉癌,食管癌,头颈癌,肝癌,结直肠癌,女性乳腺癌等有直接关系。同时它极可能会引起胃癌和胰腺癌。而最新研究表明,全世界5.5%的癌症发生和5.8%的癌症死亡是酒精引起的。也就是说:每18个癌症里,就有1个是喝酒喝出来的。5、不乱吃维生素类补品不缺就不要瞎补,一项随机性临床试验研究了健康人群食用维生素类补品是否可以降低癌症发病风险。然而,该研究带来了发人深省的结果:(1)叶酸会升高癌症发病风险,特别是前列腺癌和结直肠癌;(2)β-胡萝卜素可以升高肺癌和胃癌发病风险;(3)硒可以升高非黑素瘤皮肤癌发病风险;(4)维生素E可以升高前列腺癌的发病风险。其中,肥胖、缺乏锻炼、摄入过量酒精均是癌症发病的风险因素,我们应该重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bhwqd.com/jbzd/175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