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药穴位透皮给药技术配方大全
中西药穴位透皮给药技术配方大全
中西药穴位透皮给药技术配方大全
1、中西药透皮技术5大优势:
1、持久给药且保持恒定血药浓度;
2、药物不经消化道,避免胃酸对药效的破坏作用及对胃肠的刺激;
3、绕过肝脏首过效应,减轻对肝、肾等脏器的毒性伤害;
4、阔别抗生素,减少打针、输液带来的痛苦及危害;
5、使用方便,疗效显著,患者无痛苦。
2、经常使用穴位
穴位
定位
主治
大椎
脊柱区,7根颈椎棘突下凹陷中后正中线
热病、癫痫、咳喘、脊背强直
定喘
脊柱区,横平第七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0.5寸
哮喘、咳嗽、项强、胸背痛、风疹
风门
脊柱区,第二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寸
伤风咳嗽、发热、头痛、项强、胸背痛
肺俞
脊柱区,第三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咳喘、胸痛、骨蒸潮热、皮肤瘙痒、风疹
胃俞
脊柱区,第十二胸脊椎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脘腹胀痛、纳呆、泄泻、反胃、呕吐
三焦俞
脊柱区,第一腰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腹胀、呕吐、泄泻、水肿、腰背疼痛
天突
劲前区,胸骨上窝中央,前正中线上
咳喘、咽喉肿痛、呃逆
膻中
胸部,横平第四肋骨间隙,前正中线上
气喘、胸闷痛、心悸
中脘
上腹部,脐中上5寸,前正中线上
胃痛、吐泻、饮食不化
神阙
脐区,脐中央
腹痛、肠鸣、中风脱证、脱肛、泄泻不止
疼痛贴敷最简单,哪里疼痛那里贴。胃痛风湿颈肩腰,贴在痛点疼速抛。
3、中药配方
1、小儿腹泻(6个月—3岁)
基方——中药:丁香0..5g、肉桂0.g、吴茱萸0.g
西药:洛哌丁胺片、苯乙哌啶片
●病毒性腹泻:
(1)第一天,基方加西咪替丁0.片潘生丁片、-2、0.片。(注:有发热的用元胡止痛片片代替)
(2)第二天,去掉-2或元胡止痛片
(3)第三天,去掉西咪替丁加焦三仙g或健脾散袋
●细菌性腹泻:
基方加庆大霉素注射液万单位或小儿泻立停片,鞣酸黄连素片片或加黄连0.5-
穴位:神阙穴
2、小儿发热:
用葛根1g、黄芩g、石膏1g、柴胡g、薄荷1g、羌活1g,用时加人工牛黄g,用柴胡针或氨基比林针,安乃近,溶媒调和湿贴神阙穴。一般在分钟退热,疗效确切,若症属食积发热加保赤丸20粒,6个月以下三分之一,个月用二分之一,岁三分之二,岁用一支安乃近针加溶媒贴大椎穴,用针灸针点刺放血效果更佳,一般30分钟便可退热,后续医治用葛根薄荷黄芩石膏共研细末,用调和溶媒涂于载体上贴大椎穴便可。
3、小儿咳喘
基方——西药:沙丁胺醇片氨茶碱0..5片,异丙嗪0.片扑尔敏0.片
中药:麻黄0.g(3个月以下及心脏病史者禁用),甘草0.g黄芩0..5g大黄0..5g
●咽炎型小儿咳喘:
去掉沙丁胺醇、氨茶碱加六神丸粒,桔梗0..5g射干0..5g(加青果连翘效果更佳)
●久咳黄痰型:
去掉沙丁胺醇、氨茶碱加痰咳净适当,石膏0.g、知母0.g、芒硝0.g、金银花0..5g(加青果川贝甘草氨溴索效果更佳)
●咳喘为主型:
基方加地龙0..5g、紫苑0.g、苦参0..5g、咳必清0.片。
贴敷穴位:大椎穴、肺腧穴、定喘穴、檀中穴、神阙穴、重症涌泉穴(拔罐后再贴效果更佳)
另外:小儿咳喘根据经验总结可在小青龙汤配方的基础上加减医治效果很好。
4、颈、肩、腰腿痛部份:①颈椎病:
穿山甲、乳香、没药、葛根、透骨草各等份取3~5克调经糊状,贴颈椎部位,一般当天显效,24小时更换一次,效果良好。
②肩周炎(五十肩):
生川乌、生草乌、生半夏、细辛、乳香、没药研末用75%的酒精调匀做成粉饼,贴于肩关节局部,24小时更换一次,连用5~7次效果良好,其功用为祛风散寒,通络止痛。
③腰痛:
肉桂、生川乌、乳香、樟脑、川椒上药研末用时用白酒调和,放在载体之上,贴于肾俞(双)命门穴,每24小时更换1次。其功用温经散寒,活络之痛。屡用效佳。
④关节炎:
生川乌、生草乌(葛根、麻黄、生半夏、白胡椒共研细末,用姜汁调和成药饼,放入载体上,贴局部痛部位24小时更换。
5、小儿口腔溃疡:
黄连、冰片两种药物研末用醋调成糊状,放入湿贴的载体之上,贴于涌泉穴(两侧)24小时更换1次,连用2~3次即愈。
6、急性乳腺炎:
基方:大黄5g、芒硝5g(慢性单加芒硝5g便可)、黄连5g、青黛5g、冰片2g、六神丸1支、消炎疼4片
早期:加蒲公英5g
方法:热敷后再贴
穴位:阿是穴
7、乳腺增生:
生地、木香、莪术、穿山甲、乳香、没药各等份研细粉,用时取5克用米醋调匀做成药饼,贴敷局部。其功用为疏肝理气,化瘀消肿。主治乳增生,一般10至15次即愈。
8、子宫肌瘤:
海棠、乳香、没药、穿山甲、蟾蜍共研细份用醋和75%酒精调匀做成饼状,贴敷于关元穴,连贴10至15次,效果良好。其功用是软坚散结,用于子宫肌瘤。 9、胃炎(胃及10二指肠炎):
附子、肉桂、丁香、吴茱萸、穿山甲各等份用姜汁调和,将调匀后药物摊入上贴胄中脘,神厥穴两个部位,24小时更换1次。如果胃痛严重,可加入0.3克左右麝香立即止痛。
10、胃溃疡(胃及10二指溃疡):
穿山甲、血竭、乳香、没药白芨上药各等份,用醋姜汁各半调和做成药饼,贴上脘、中脘、神厥穴,每24小时更换一次效果良好。
11、呃逆(打嗝):
丁香、吴茱萸各等份,用姜汁调均成糊状,摊于湿贴载体之上,贴上肚脐(神阙穴),24小时换药一次用之见效。
12、胃下垂:
蓖麻仁5份、升麻仁和升麻粉放在一起捣如泥,加入姜汁做成药饼,放入湿贴载体之上,贴中脘穴,其功用开题固脱,用于胃下垂的医治效果良好。
13、脱骨疽(脉管炎):
红升丹+麝香少量放入湿贴载体上,贴于患处,隔天一次,效果甚佳。
14、骨髓炎:
白降丹+消炎疼湿贴载体上,贴于患处效果佳,隔天一次。
15、下肢溃疡(臁疮):
老烟膏、生地榆、寒水石、血余炭、胡黄连、血竭各等份研末用小磨油调入糊状,摊入湿贴载体之上,敷于局部,24小时更换,用之有效。
16、带状孢疹:
雄黄5份、冰片3份、蜂房2份共研细末,干粉撒在湿贴载体之上,贴局部患处,24小时更换,效果显著,医治10例,轻者3次,重者5~7次康复。 17、腹水症:
大黄、硭硝、腹毛、大戟、甘遂、芫花、穿山甲、各等份核桃油活饼放于神厥穴、关元穴、肾俞穴、(双)涌泉穴(双)效果甚佳。
18、心血管水肿:
大黄、硭硝、腹毛、大戟、甘遂、芫花、穿山甲、分心木各等份放于载体上湿贴于涌泉穴(双)、大椎穴效果甚佳。
19、治颈部淋巴结:
芒硝肿节风胶囊利福平湿贴局部,慢性的,热敷,疗程一周
20、外痔:
用利多3ml,庆大一支,沙蒿子饼一个粉碎,如果出血加2支止血敏针灌肠,再用利多寖湿棉球贴外痔。21、小儿肠系摸淋巴:
消炎通,2,干姜,炮姜我用了12列效果不错,一天见效,引火下行用黄连粉冰片青黛湿贴双侧涌泉穴。
22、盆腔积液:
芒硝消炎痛呋喃呾啶双克片,湿贴中极穴。
23、口腔溃疡:
黄连、冰片两种药物研末用醋调成糊状,放入湿贴的载体之上,贴于涌泉穴(两侧)24小时更换1次,连用2~3次即愈。24、流行性腮腺炎:
大黄粉克或芒硝克,或青黛粉克,任选一味患处湿贴小时∕次,冰袋隔药冷敷。25、顽固性口腔溃疡:
黄连粉0.g+冰片0..2g涌泉湿贴小时1贴,天治愈。儿童使用药量减半。26、糖尿病溃疡:
苯妥英钠适当研末贴于疮面,疮面常规清洗、消毒,单用药贴直接干贴于患处,12小时/贴(每次换药后清洗溃疡面)。
27、前列腺炎:
芒硝,左氧0.2,竹林胺,消炎痛。湿贴中极。最好配合输液加考电。
28、耳后淋巴结炎:
消炎疼3片扑尔敏3片B13片黄连1克大黄1克冰片少量湿贴耳后。
29、疱疹性咽颊炎:
用大黄,青熏,冰片,利巴韦林片。贴神阙穴。口服利巴韦林颗粒,康复新液。3或5天康复。若发热配灌肠。30、小儿尿床:
五倍子,益智仁,吴茱萸3;2;1贴神阙穴
31、小孩菌痢:
用黄连、黄芩、黄柏、葛根、PPA、利福平胶囊、泻痢停对磺胺不过敏者、地芬诺脂片。吃珠芽蓼、利宝。1贴见效;32、小儿遗尿:
多用五味子五倍子益智仁加消炎痛加2加氯醒脂胶囊湿贴神阙或中极穴,必要时口服缩泉丸
33、颈淋巴结核:
蓖麻仁、没药、大枫子、松香、木鳖子各等份,共捣成膏状,贴患处。3至5贴即愈。34、顽固性痛经:
用白芍,川芎,红花,当归,熟地黄,元胡湿贴三阴交或关元穴。35、坐骨神经痛:
消炎痛8生,双氯芬酸钠2片,姜黄粉2克,用药酒调,效果好,贴用黄连2冰片0.5加吴茱萸0.5湿贴双侧涌泉穴,口服维生素b2.维生素c,地米,甲硝唑,每次各两片,日3口服,肉桂,川牛夕,川连,退黑素胶囊,醋调,湿贴双侧涌泉穴。
36、阑尾炎:
不吃药、光贴,巴豆霜1.5g,朱砂1.5g贴麦氏点。
37、慢性咽炎:
清开灵注射液,西药:氨苄西林钠不过敏、地塞米松、扑尔敏.+冬凌草片。操作步骤:1.将备好的西药加工成粉末。2.将加工好的西药粉末均匀地洒在透皮贴上。3.用一次性注射器抽取3ml左右清开灵注射液渐渐地喷洒在透皮贴上并搅拌成适合的糊状;38、荨麻疹-湿疹-皮肤瘙痒:
异丙嗪6片,强的松6片,扑尔敏6片,VC6片,B16片,当归-大黄-芒硝3克蒲公英3克-冰片少量湿帖神阙穴。2天一次,5次1疗程;
39、烧伤:
大黄,栀子,黄柏,紫草,薄荷,石膏各等份,将药物放入克麻油中浸泡24小时,再放入锅中加热,炸枯去渣,离火后趁热加黄蜡g,搅匀成膏,以备急用。医治各种烧烫伤;
40、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
这个要明确诊断,最好有超声检查,用硝苯地平片、消炎痛片、-2片、还有简单易取的十三香,湿贴神阙穴。41、扭挫伤:
有些部位要排除有没有骨折,用芒硝、消炎痛、三七粉(也可用三七伤片或三七片研粉)湿贴患处。42、流口水:
要排除口咽部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用五味子、五倍子、吴茱萸、-2,湿贴神阙穴。43、回奶:
脱脂棉球蘸呋塞米注射液(速尿针)填塞神阙穴,外用透皮贴固定。
44、霉菌性阴道炎:加制霉菌素片4片
45、软组织损伤
基方加三栀3g、扶他林(双氯芬酸钠)10片
大面积软组织损伤口服给药:口服血府逐瘀汤
处方:当归10g、生地黄10g、桃仁12g、红花10g、赤芍6g、枳壳6g、柴胡3g、甘草6g、桔梗5g、川穹5g、牛膝5g。
膏药贴牌加工相干事宜可以咨询24小时服务,我们会及时给您解答您的问题。址:
北京白癜风怎么治点状白癜风发病要多久才能治愈- 上一篇文章: 腹腔镜在避免阑尾炎误诊中的作用
- 下一篇文章: 琉璃荷香灸香灸是什么香灸能做甚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