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牌汽车与丰田章男还有恼人的阑尾炎

苹果公司(AAPL)周一收盘走高,此前有报道称该科技巨头计划在年生产纯电智能乘用车。

受此报道影响,特斯拉(TeslaInc.)收盘下跌6.5%,报.86美元,盘中一度跌至周五收盘价的3.8%。

苹果牌汽车真与假不重要,重要的是苹果会造出一辆什么样的车?这才是吃瓜群众关心的问题

据消息称,苹果公司正在推动自动驾驶汽车技术向前发展,并计划在年生产一款可能包含其突破性电池技术的乘用车。

据了解苹果电池设计的第三方人士称,苹果战略的核心是一种新的电池设计,该设计可以“彻底”降低电池成本并增加车辆续航里程。

与苹果造车话题相映成趣的则来自丰田汽车社长丰田章男的言论所引发的争议。

这位汽车界巨子警告说:“如果汽车行业过于仓促地转向电动汽车,那么汽车行业目前的商业模式将会崩溃。”

与其说这代表了未来汽车市场发展的两个不同趋势。不如说是新旧技术势力的对决。

到底是内燃机一派活得更久,还是科技巨头碾压式进攻更有看头?

先来说说苹果会造什么样的车。作为一名与苹果有多年接触的媒体人,深知苹果的风格:一切没有正式发布的产品,苹果对外都是“无可奉告”。

所以,苹果牌汽车到底如何搞,估计除了极少数相关人士,外界无从知晓。

碰巧,这几天,路透社报道称,两位苹果汽车项目知情人表示,对于汽车电池,苹果公司计划采用独特的“单电池”设计,该电池将增加电池中的单个电池的体积,并通过消除容纳电池材料的外壳和模块来释放电池组内部的空间。

同时,苹果的汽车可能会配备多个激光雷达传感器,以扫描不同的距离。该知情人士说,某些传感器可能源自苹果公司内部开发的激光雷达单元。今年发布的Apple的iPhone12Pro和iPadPro机型均具有激光雷达传感器。

苹果能不能造车这个问题毫无悬念,这家科技巨头,手握近万亿元人民币现金,市值超过2万亿美元。造车的费用对其而言,不过是九牛一毛。

同时,苹果掌握大量顶尖硬件与软件技术。例如,苹果自研的首款Arm架构Mac芯片M1再次显示其强劲的芯片技术能力,多项基准测试结果显示,M1芯片的性能不仅超越苹果以往自研的全部芯片,并且超越了一众x86架构或Arm架构的竞品。

应用在iPhone和iPad上的A14性能同样炸裂,它是全球第一款基于5nm制程工艺设计的芯片,这令它的晶体管数量得到了大幅提升,从A13的85亿颗,增加到了亿颗。

随着智能驾驶、智能应用的发展,汽车搭载芯片运力飞速增加,数据产生量大,且需要根据数据进行实时决策,需要更多数量、更大容量、更高传输速率的存储器,也需要性能更高的计算控制类芯片,以及传输速率和带宽更高的通信芯片。同时,传感器的数量大幅提升,功能也更加丰富,包括可视化的摄像头以及非可视化的雷达等。三是新能源汽车对电机电控的需求,提升了功率半导体的用量。芯片技术与电池技术才是未来智能汽车的关键所在。

对苹果来说,研发车规级芯片不会是难事。同样,在电池领域,苹果更擅长通过软件硬件协同方式,尽可能发挥电池效能。如果传言属实,苹果在硬件端的瓶颈将一扫而空。

苹果向来属于低调的技术王者。要记住一句话:当苹果决定要推出市场时,这个产品一定是他们认为最出色的。现在不展示不代表苹果不拥有这些技术。

回过头来再说丰田章男。对于押宝在混动技术与氢能源技术的丰田来说,在纯电市场的缺席,这事儿就像丰田的慢性阑尾炎一样,不要命但很痛苦。要想根治只能切除。

但此时的丰田,明显无法完全切除这根烦人的阑尾炎。

在全球范围内,纯电汽车发展迅猛,光是在中国市场,年1-11月纯电动汽车销售完成89.4万辆,同比增长4.4%,占比80.6%;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销售完成21.4万辆。

百万辆级别市场中,丰田的步伐远远落后于市场,直至今年,丰田才在中国市场推出首批量产纯电动车型,分别通过一汽丰田奕泽E进擎、广汽丰田C-HREV和雷克萨斯UXe落地。

但是,高增长的新能源车市场对丰田来说,无疑是有诱惑但难以下嘴的蛋糕。

乘联会数据显示,11月电动车高低两端强势增长趋势明显,其中A00级销量4.8万,份额提升到纯电动的32.0%。B级占比23.0%,同比增长较强。

11月新能源乘用车市场头部企业表现优秀,前三强企业突破2.0万辆,其中上汽通用五菱辆、比亚迪辆、特斯拉中国辆,前三强共占新能源车总量46.5%。

传统自主车企新能源持续走强,长城汽车、广汽埃安等也高增长,大集团新能源表现分化加剧。蔚来、理想、威马、小鹏、合众、零跑等新势力车企依旧保持强势增长。

销量排行前列中,有自主品牌,有造车新势力也有合资车企,但就是没有丰田。

押宝在氢能源上的丰田,还认为纯电汽车对环境污染难以避免。“我们建造的电动车越多,二氧化碳就越严重。”丰田章男认为,日本主要依赖燃煤和燃气发电,这意味着电动汽车不仅对环保无益,甚至还能带来严重的碳排放。

然而,绿色清洁能源的快速发展,似乎让丰田章男的悲观没有意义。

以新能源车发展迅猛的中国市场为例,21日发布的《新时代的中国能源发展》白皮书显示,中国清洁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达到23.4%,比年提高8.9个百分点,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累计装机规模均位居世界首位。

据北京电力交易中心预测,随着电动汽车的发展,到年,我国电动汽车消纳新能源电量的能力可达到近亿千瓦时,实现绿色电力的大规模使用。

表面看,因为氢能汽车受技术与市场制约无法短期推广,又错失纯电汽车的高速发展红利是丰田章男的难言之隐,但更深层次的原因,恐怕是传统车企巨头对投入巨资打造的内燃机时代的不舍,因此迟迟不愿推倒重来罢了。

但对于特斯拉、蔚来、理想甚至苹果,没有内燃机包袱的企业而言,这正是一次向传统势力挑战的绝佳良机。

不过,苹果造车,对业界,包括一众造车新势力的冲击恐怕也不可忽视,毕竟,新能源汽车的制高点不在于传统老三件,而在于三电系统以及软硬协同等方面。其中,电池技术、芯片技术更是核心所在。

对于苹果这样的巨头而言,是否能如当年颠覆诺基亚一般,彻底颠覆现有汽车产业并不好说,但如果苹果下场,恐怕碾压式实力还是有的。

无论是对丰田还是谁来说,如果还不动手割掉那根烦人的阑尾,恐怕别人就要来割你的脖子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bhwqd.com/jbzl/175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