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篇令人印象深刻的假课文,篇篇是经典
上学期间,教材是学生们最好的学习工具,无论是什么类型的考试,只要吃透教材,成绩都不会太差。
说起教材,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要属语文教材,为了调动学生们学习的热情,语文教材都是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现出来的。
教材中的插画非常的吸引学生,教材上的每一篇内容都是经过教育相关部门精挑细选出来,最适合学生学习的,按理说应该非常的严谨。
但其实语文教材中却藏着几篇这样的课文,虽然内容上是积极向上的,但却经不起推敲。
篇令人印象深刻的“假课文”,内容虽然积极向上,读起来却漏洞百出
教材中出现的每一篇课文都是希望学生能从中学到一定的道理,但是这几年来,语文课本中经常出现几篇符合事实的课文,网友们称之为“假课文”。
第一篇:《爱迪生救妈妈》
这篇课文主要讲述的是在爱迪生7岁的时候,妈妈得了阑尾炎,需要手术,医院了,只能在家里完成手术。
当时的生活条件和现在有很大的差距,灯光很昏暗,于是聪明的爱迪生利用镜子能够反射的原理,帮助妈妈顺利的完成了手术。
学生们都敬佩爱迪生的聪明,但其实那时候并没有阑尾炎手术的相关介绍,第一例阑尾炎手术在年,而爱迪生7岁的时候是年,其次在家里做手术也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如果通过这篇课文让学生认为手术可以在家里进行,那对医院的学生来说,影响很大,甚至会耽误治疗。
第二篇:《旅鼠跳海》
这篇文章只要讲的是奉献精神,不仅仅我们人类懂得奉献,动物也明白,文章的大意是,旅鼠繁殖速度很快,但资源很匮乏,没有办法容纳很多的同伴。
为了能让年轻的旅鼠生存下去,上一代的旅鼠决定跳海放弃自己的生命,将活着的希望留给年轻一代。
但有研究表示,旅鼠跳海并不是牺牲自我拯救别的鼠,这并不是一种“自杀”行为,而是迁移,旅鼠是会游泳的,不符合牺牲和奉献的主题。
第三篇:《孔子拜师》
文章介绍孔子认为自己的学识不够渊博,于是决定去洛阳拜老子为师,拜师成功后老子倾囊相授,孔子每天都围在老子身边勤奋学习的故事。
但实际上,孔子和老子只有几面之缘,怎么可能还会天天围在老子身边学习,很显然是把故事夸大了。
第四篇:《斑羚飞渡》
这篇文章真的非常感人,斑羚群被猎人追捕,逃之悬崖边上,为了保护小斑羚,老斑羚们用自己的身体做跳板,让小斑羚能够跳过悬崖,而老斑羚只能坠亡的故事;
感动了无数的学生,也让不少学生联想到母爱,也都红了眼眶。但研究表明,斑羚不是群居动物,也不生活在悬崖地带,课本中的事几乎不会发生,整篇文章可以说是虚构的。
02面对学生的质疑,家长应该怎么做?
不得不承认,课文中的每一篇课文都会给学生带来一定的启发,让学生明白一定的道理。
另外专家也曾表示过,语文不是历史,不需要用如此严禁的态度去对待,最重要的目的是教给学生道理,至于是不是真实的也就不那么重要了。
所以家长也不用过于纠结,有的学生见多识广,会因此有疑问并提出质疑,对此家长要给予鼓励。
但同时也要告诉学生,哪些是真实的,哪些是虚构的,以及教材这样设置的原因的是什么。
03学生在读课文的时候有注意什么问题
在学习课文的时候,学生一定要能熟练朗读课文,并且要理解课文中每一句话的含义,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
同时跟着课文内容进行思考,文章想要表达什么含义,我们应该明白什么样的道理,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
这样做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对学生以后的为人处事也有非常大的帮助,课文的存在并不是单纯的让学生认识新的字词,更是为了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
04最后想说:
如今确实有不少课文不符合常理,有夸张或者虚构的地方,但内容只要是积极向上的,就可以算作一篇好课文,家长和学生要将更多的精力放在课文的含义和所带来的道理上,不要舍本逐末。
话题讨论
你还知道哪些有悖常理的“假课文”?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
- 上一篇文章: 一个屁引发的悲剧放屁是人之常情,无屁
- 下一篇文章: 工作日看病没时间七院周六这些门诊都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