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了解的溃疡性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
治疗白癜风的药膏 http://pf.39.net/bdfyy/我们上一讲了解了关于溃疡性结肠炎的重要性,这一讲我们来了解一下《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表现》。
这种病它是一个什么样的表现呢?相信这个问题是很多人普遍非常关心的,大部分人都想知道这种病有什么表现,然后就可以根据这个表现去诊断自己。和任何疾病一样,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都有典型表现和不典型的表现。溃疡性结肠炎的典型表现用七个字就能概括,叫慢性粘液脓血便,一般只要是提这七个字,基本上就是在说溃疡性结肠炎。
慢性指的是时间相对比较长,至少需要几个月。还有,粘液脓血便不是完全的血便,也不是完全的粘液,是粘液里面有一些浓血,这叫慢性粘液脓血便,是溃疡结肠炎的典型表现。其他还有一些伴随的症状,比如腹泻、腹痛,如果累及直肠、肛门的话,有的人可能还有痢疾,但这些不是它的典型表现。典型表现里面还有包括年龄,比如说中青年为主,溃疡性结肠炎没有性别的差异。如果一个中青年男性或者女性有反复的粘液脓血便,那么这种十有八九是溃疡性结肠炎,就是不做任何检查,直接诊断溃疡性肠炎,准确率可能也在百分之八九十。但是相比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的典型表现就比较复杂,因为这个病没有典型表现,相对来说克罗恩病有个比较多见的典型表现就是,有些病人会在肛门周围形成瘘管或者是脓肿,但只要出现了这样的表现,往往意味着克罗恩病的病情已经很重了,已经发展到比较后期的阶段了,所以我们不能依靠这样的表现去诊断患者。诊断疾病,即便是一些症状也好,也是希望能诊断更多的病情相对轻、治疗效果比较好的疾病,如果这些表现只限于一些晚期的,重度的治疗效果不好的病人,那么这样的表现是没什么价值的,这跟癌症的诊断是一样的。溃疡性结肠炎大部分是从直肠开始,就是从肛门往上的一段大肠,如果是只有直肠有炎症的话,我们一般叫做溃疡性直肠炎,也叫溃直。病变如果加重的话,它就还可以继续往上延伸,顺着逆行结肠的方向一直到乙状结肠、降结肠、横结肠、升结肠,到盲肠,那么如果整个结肠都有病变都有炎症,我们叫做全结肠炎,溃疡性全结肠炎。既然它的主要病变是在结肠,并且几乎所有的病人都有直肠的受累,那必然会出现大便的异常,只要是结肠的病变,基本都会出现大便的异常。
克罗恩病它一般是在哪个地方呢?整个消化道每个地方都可能会出现,从口腔一直到肛门,整个消化道食管、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大肠都可以,主要多数病变是在小肠,但小肠的病变往往很难在早期发现,并且小肠长度是最长的,一个正常人的小肠有好几米长,只有这些病变出现了,造成了肠管的狭窄、出血甚至穿孔,病人才会出现典型的症状。这两个病的另外一个差异就是发病年龄的差异,之前讲过溃疡性结肠炎集中在中青年;而克罗恩病则从儿童到老年都可以发病,并且还都很常见。很多青年时期被诊断的克罗恩病,其实在儿童时期就已经有症状了,很多还被误诊为阑尾炎,很多克罗恩病人都有过一二十年前因为急性阑尾炎做过手术的病史,肚子上有一些典型的阑尾炎手术疤痕,大多是因为之前一二十年很多人都不知道这个病,都不了解这个病,所以有些是克罗恩病发作,但是被当成阑尾炎切了阑尾,但同时这个病它又是一个反复发作的过程,反复发作,反复缓解,所以正好切完阑尾炎以后症状也好了,而且更被认为是阑尾炎。前面说的是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的不同的地方,而这两种病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病人之间病情程度的差异很大,每个病人病情和其他病人都不一样,有的病人病情很轻,即使是不治疗不吃药,好多年都没有复发,症状一直很好,但它确实是溃疡性结肠炎;而严重的则需要转到重症监护室,病人全身的症状就像一些急性中毒或者急性感染一样,有发热,有严重的腹疼,甚至有大量的便血,肠穿孔肠梗阻,有些还会危及生命。炎症性肠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还有一个和其他普通的肠炎不一样的特点:就是很多病人有肠道外的表现,虽然说它是一个肠道炎症。但有些病人还有皮肤的症状,比如说皮疹;还有的病人有银屑病,就是俗称的牛皮癣;有的病人有关节的炎症;还有病人有眼睛的炎症,比如葡萄膜炎。如果只针对这个皮肤病变,用各种治疗都是没有效果的,要治疗的话就是针对溃疡性结肠炎治疗。这也说明炎症性肠病是一个免疫性的疾病,免疫紊乱造成的慢性炎症可以出现在全身的各个器官和组织。
相信大家可能下一步要关心的是,如何判断自己有没有炎症性肠病,有没有溃疡性结肠炎,有没有克罗恩病?或者家人有没有炎症性肠病?那么首先要明确一个概念,这个病不是一个可预防的疾病,不是了解一些常识,照着这些常识去做,或者了解一些危险因素,照着去避免,就可以预防。它也没有明确的病变前病变,不像有些癌症有癌前病变,比方说食管癌、胃癌,它有一些癌前病变,早发现早去除的话,可以提高治疗效果,甚至完全治愈,或者是进行定期的检测。它没有一些高危因素可以去避免,也没有一些特殊的症状,特殊的报警症状去提示这个病。所以如果没有肠道症状的人,没有必要考虑这个病的风险,也没有必要针对这个病去复查。下一期,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如何判断自身是否患病。来源:科学猫头鹰声明: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在此向原作者表示感谢。如有侵权烦请告知,我们会立即删除。抗击疫情
大医同盟与您在一起!
大医同盟客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上一篇文章: 关于ldquo阑尾炎rdquo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