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克罗恩病早诊早治水平改善疗效和预后
克罗恩病(Crohndisease,CD)是一种主要累及胃肠道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疾病。近年来,虽然全球对CD的发生机制和临床诊疗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但是,CD的具体病因和确切的发生机制目前仍然不清楚,也未发现能够治愈CD的药物和方法。近20年来,由于国人的饮食结构、生活环境以及工作压力等改变,我国CD的发病率快速增长,已成为我国消化系统常见病之一,是消化系统疾病基础研究和临床诊疗的重点、热点和难点。CD的早诊早治对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少再住院和手术风险、降低复发风险、甚至是远期恶性转化事件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一、早期CD的定义
年Peyrin-Biroulet等撰文指出,CD是一个慢性、持续性、渐进性炎症性病变,发生肠道损伤[狭窄、瘘和(或)脓肿]和功能障碍(排便异常、维生素缺乏等)以前确诊,可称为"早期CD"。同时,他们也提出了"机会性治疗窗"(therapeuticwindowofopportunity)的概念,认为如果能在此阶段进行有效的治疗,将会得到最佳治疗效果。年巴黎国际专家座谈会初步确定了早期CD的定义,定义包括两个条件:(1)"早期CD"必须是在符合CD诊断标准的基础上,病程短于18个月;(2)确诊的CD患者没有接受过足以影响该病自然病程的药物治疗。然而,巴黎标准有一个明显的缺陷,即CD患者确诊前,炎症持续时间的差异很大,长者可达数年,短者仅数月,前者可能已有透壁性病变,后者则炎症较浅,两者的治疗效果可能迥然不同。
二、CD早诊早治,力求获得
黏膜愈合的重要意义
近年来随着生物制剂的出现及治疗理念的改变,CD治疗不再只重视临床症状的缓解,更加强调黏膜愈合,各国指南也将黏膜愈合作为CD治疗的重要目标,这一高目标有可能缩短CD的自然病程,降低复发率、住院率和手术率,甚至达到临床治愈。借鉴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经验,早期积极治疗可及时诱导缓解、最大限度避免结构破坏、保持器官功能。一旦发生组织损伤,即便有效治疗亦难以恢复。CD早期有效治疗同样可促进黏膜愈合、降低复发率和手术率。
SONIC研究表明,CD病程2年者,英夫利昔单抗治疗黏膜愈合率较病程超过2年者更高(56.3%比40.6%);使用阿达木单克隆抗体诱导和维持CD的EXTEND临床研究中,病程2年、2~5年和5年的患者,在治疗12周后黏膜愈合率分别为44%、40%和21%;北美VICTORY研究证实,在CD病程的早期(2年内)使用维多珠单抗(VDZ)后6个月可以诱导更高的临床缓解、无激素缓解和黏膜愈合率。
三、CD早诊早治的策略
1.在病史信息中寻找线索:
CD诊断缺乏金标准,仍然是一个排他性的诊断,诊断需结合临床表现、内镜、影像学和病理组织学进行综合分析并随访观察。有典型临床表现及内镜特征患者,诊断相对较为容易,但临床上很多早期患者临床表现不典型,如一些早期CD患者缺乏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而以贫血、血小板显著升高为首发表现,这些患者可能反复多次在血液内科就诊治疗。儿童青少年CD患者表现更加隐蔽,可能仅仅表现为反复不明原因发热,或以生长发育迟缓为唯一表现。此外,临床工作中对不明原因慢性腹泻患者;不明原因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不明原因关节痛或皮肤病变患者;诊断为"阑尾炎"行手术治疗,而术后病理报告"阑尾正常"者都要注意排查是否为CD。因此,在病史询问中需
- 上一篇文章: 女性人体穴位图正背面高清图解大全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