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癌的早期症状与预防
1
肠癌早期症状
1.肠癌初期以便血为主,其次是大便习惯改变,排便不尽感,里急后重等,此外还极易引起梗阻现象,产生肠道刺激症状等。
肠癌有很多突出的临床表现,患者还需多加小心。肠癌初期表现,以无痛便血为主,血液呈红色或鲜红色,与早期内痔的症状非常相似,后期便血多为暗红色,混有粪便之粘液血便或脓血便。
2.其次大便习惯改变是肠癌中晚期的典型表现,由于直肠肿块及其产生的分泌物,可产生肠道刺激症状,导致患者出现便意频繁、排便不尽感、里急后重等症状,但排出物多是粘液脓血状物,此时粪便形状也发生了改变,大便越来越细。
3.由于癌肿绕肠壁周径浸润,使肠腔狭窄,尤在直肠乙状结肠交界处,多为狭窄型硬癌,极易引起梗阻现象。
晚期直肠癌患者,由于疾病长期慢性消耗,会出现一些全身恶变病质。此外出现不明原因的贫血。
不明原因的消瘦、乏力、食欲减退,患者一定要及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
4.肠癌到晚期常侵犯周围组织器官,如膀胱和前列腺等邻近组织,引起尿频、尿急和排尿困难。
侵及骶前神经丛,出现骶尾和腰部疼痛。直肠癌还可以向远处转移到肝脏,引起肝肿大,腹水、黄疸,甚至恶液质等表现。
2
肠癌的高危人群
以下八类人要尽早检查预防
1、40岁以上人群;
2、有痔疮和长期便血;
3、直系亲属有结直肠癌病史;
4、有慢性腹泻,持续超过3个月;
5、经常发生便秘、黑血便和黏液便;
6、有慢性阑尾炎、胆囊炎或已切除阑尾和胆囊者;
7、长期精神抑郁、近三个月体重明显下降的人;
8、肥胖者患肠癌的风险高于体重正常者。
3
肠癌术后营养
结直肠癌术后早期,一直遵循无渣或少渣饮食,少量多餐、循序渐进的饮食原则,以主食为主要能量来源,增加优质蛋白的食物,不食或少食油腻的食物,减少带馅的食物,如韭菜大肉饺子、馄饨、芹菜包子等,防止肠梗阻的发生。
避免粗纤维的蔬菜水果,如芹菜、韭菜、水果皮、籽等。
结直肠癌术后后期,对于有造瘘口的患者,继续遵循“无渣或少渣膳食”的原则,减少粗粮及膳食纤维的摄入,来确保造瘘口的清洁,尽量减少大便的反复污染,促进伤口的恢复。
对于造瘘口还纳后的患者,饮食同样需要注意少渣,预防肠梗阻的发生。
结直肠癌术后,要高能量、高蛋白、低脂肪、低膳食纤维,平时以米、面类为主,增加优质蛋白的摄入,如鸡蛋、牛奶、嫩瘦肉等,不食或者少食油腻的食物,酌情补充膳食纤维,注意适量选择新鲜蔬菜或水果。
4
肠癌的预防
1.合理安排每天饮食,改变不健康的习惯。先要改变以肉类及高蛋白食物为“主食”的习惯。少吃高脂肪食物,特别是要控制动物性脂肪的摄入。高脂肪、高蛋白、低纤维饮食所产生的致癌物质多,作用于大肠时间长,必然导致大肠癌的发生率增加。建议少吃或不吃富含饱和脂肪和胆固醇的食物,包括:猪油、牛油、肥肉、动物内脏、鱼籽等;植物油每人每天的摄入量要控制在20—30克左右(约合2—3汤匙);不吃或少吃油炸食品;适量食用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如橄榄油、金枪鱼等;每日补充35克以上的纤维素。
多吃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如芋、大豆及其制品;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以补充胡萝卜素和维生素C;适量食用核桃、花生、奶制品、海产品等,以补充维生素E;注意摄取麦芽、鱼类、蘑菇等富含微量元素硒的食物。主食中,应适当增加粗粮、杂粮的比例,不宜过细过精。
2.积极防治肠道疾病。预防各种息肉、慢性肠炎(包括溃疡性结肠炎)、血吸虫病、慢性痢疾等,对于肠道息肉更应及早处理。大肠息肉分为五大类,即腺瘤性息肉、化生性息肉、炎症性息肉、错构瘤性息肉等。其中,腺瘤性息肉是真性肿瘤性息肉,是一种大肠癌癌前病变。所以,当发现大肠内有腺瘤时,就应进行治疗,摘除腺瘤并进行病理学检查,最好能在良性腺瘤阶段予以摘除,以防大肠癌。如果不加以早期治疗,绝大多数腺瘤会变成大肠癌,治疗难度会增加。另外,应积极治疗习惯性便秘,注意保持大便通畅。
3.定期检查。大肠癌的高危人群,如40岁以上男性、家族性多发性肠息肉患者、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慢性血吸虫病患者及有大肠癌家族史的人应定期检查。这些人更要警惕大肠癌的信号及早期症状,如大便习惯改变,腹泻、便秘交替,大便带血或黑便,大便形状变扁、变细等。
文章来源于网络。
北京治疗白癜风去哪家白癜风医疗的饮食禁忌- 上一篇文章: 阑尾炎有什么症状
- 下一篇文章: 出现8种疼痛千万小心切不可耽误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