揪出潜伏的胃肠肿瘤
吃什么都拉,吃什么都不拉,肠胃不好怎么办?高博特盐水瓶调整肠道菌群失调,让肠胃更健康(本品不代替药物治疗作用)
胃肠道肿瘤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但它们并不是不治之症,依靠现在的医学技术,早期诊治可使5年生存率超过90%。
胃癌的发生有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一般经过“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胃癌”的过程。如今,完全可以通过胃镜检查,早期发现病变,早期诊断治疗,早期阻断胃癌的发生。
胃镜检查具有直观性,直接夹取活体组织进行病理检查,是目前诊断胃癌的“金标准”,对于早期胃癌的筛查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以下7大类“胃癌高风险人群”需要注意。
1.胃癌或食管癌家族史者;2.接受过胃部分切除手术、有胃息肉和有胃癌前病变(如慢性萎缩性胃炎等)者;3.感染幽门螺杆菌者;4.有不良饮食习惯者,如饮食不规律、吃霉变食物、吃饭速度快、喜食腌制和熏制食品、高盐饮食、少食新鲜蔬菜者;5.恶性贫血的患者;6.长期酗酒、吸烟者;7.精神受刺激和爱生闷气者。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大肠癌患者获得高治愈率的重要因素。我国各地普查结果综合显示:大肠癌检出率约0.%~0.6%。在检出的大肠癌中,早期大肠癌占15%~25%。早期筛查可以大大提高无症状大肠癌的发现率,将肿瘤扼杀在萌芽中。
根据统计数显示,40岁以后,大肠癌的发病率开始明显上升,大约75%的大肠癌发生于这个年龄段后。
因此,40岁后,若本人有癌症史、肠息肉史或者一级亲属(即父母、兄弟姐妹、子女)有大肠癌史;或者本人有以下两项或两项以上的情况,比如近两年来慢性腹泻累计持续超过3个月、慢性便秘每年在两个月以上;有黏液或血便史、慢性阑尾炎或阑尾炎切除史、慢性胆囊炎或胆囊切除史;近20年来有重大精神创伤经历,医院接受电子肠镜检查。
来源:人民日报
小编推荐
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发现至少60%女性和50%男性癌症患者的发生与饮食和营养有关。食用富含高动物性蛋白和脂肪可能是诱发癌变的原因,特别是胃癌、大肠癌、乳腺癌、前列腺癌、胰腺癌与肠道菌群失调而致癌有密切关系。在正常情况下,肠道菌群非但不致癌反而能抑癌。双歧杆菌能使亚硝胺降解,起到抑制癌发生的作用。目前实验证实丁酸梭菌对小鼠肝癌移植瘤和小鼠大肠癌移植瘤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青春双歧杆菌完整肽聚糖对癌细胞也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摘自《微生态药物研究与应用》)
免责声明:
- 上一篇文章: 乡村医生必须牢记的十条铁律不看就吃亏
- 下一篇文章: 注意女人经常下腹隐痛,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