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ik4护士篇急性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此部分内容为每日考点分享,再阅读之后可退回主界面回复“T”,则有与此内容相对应的真题可以做哦~~,若有任何建议请回复,谢谢~
急性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一、病因
(一)阑尾管腔阻塞
阑尾管腔阻塞为急性阑尾炎最常见的病因。造成阑尾管腔阻塞的常见原因有:
1.淋巴组织明显增生,最常见,约占60%,多见于青年人;
2.粪石,约占35%;
3.异物、炎性狭窄、食物残渣、蛔虫、肿瘤等,较少见;
4.阑尾的解剖结构异常,如管腔细长,开口狭小,系膜短致阑尾卷曲。
(二)细菌入侵
阑尾管腔阻塞后,内容物排出受阻,腔内致病菌繁殖并分泌内毒素和外毒素,上皮的完整性受损,细菌侵入壁内并沿黏膜下层扩散,引起和加重感染。感染的致病菌多为肠道内的革兰阴性杆菌和厌氧菌。
(三)其他
如胃肠道疾病以及饮食因素。
二、临床表现(★★)
(一)常见症状和体征
1.常见症状
(1)转移性右下腹痛
疼痛多开始于上腹部或脐周,位置不固定,数小时(6~8小时)后转移并固定于右下腹,约70%~80%的急性阑尾炎病人具有此典型症状。腹痛特点可因阑尾位置及不同病理类型而有差异。盲肠后位阑尾炎者腹痛在右侧腰部;盆位阑尾炎者的腹痛位于耻骨上区;肝下区阑尾炎者表现为右上腹痛;极少数内脏反位者呈左下腹痛。
(2)胃肠道反应
阑尾炎早期,病人可出现厌食、恶心和呕吐,部分病人还可发生腹泻或便秘。
(3)全身表现
多数病人早期仅有乏力、低热。炎症加重可出现全身中毒症状,如寒战、高热、脉速、烦躁不安或反应迟钝等。阑尾穿孔引起腹膜炎时,可有心、肺、肾等器官功能不全的表现,若发生化脓性门静脉炎还可引起轻度黄疸。
2.体征
(1)右下腹压痛
是急性阑尾炎的重要体征。压痛点通常位于麦氏点,亦可随阑尾位置变异而改变,但始终表现为一个固定位置的压痛。压痛的程度与炎症程度相关,若阑尾炎症扩散,压痛范围亦随之扩大,但压痛点仍以阑尾所在部位最明显。
(2)腹膜刺激征
包括腹肌紧张、压痛、反跳痛、肠呜音减弱或消失等。这是由于壁腹膜受炎症刺激的一种防御性反应,常提示阑尾炎症加重,有炎性渗出、化脓、坏疽或穿孔等。但在特殊年龄阶段、体质及阑尾位置有变化的病人,腹膜刺激征可不明显,如小儿、老人、孕妇、只只胖、虚弱者或盲肠后位阑尾炎等。
(3)右下腹包块
部分阑尾炎形成阑尾包块和(或)脓肿的病人,在其右下腹可扪及位置固定、边界不清的压痛性包块。
麦氏点压痛是急性阑尾炎的重要体征.
(4)其他体征
1)结肠充气试验:
病人仰卧位,检查者右手压住左下腹降结肠部,左手按压近段结肠,结肠内气体即可传至盲肠和阑尾,引起右下腹疼痛者为阳性试验结果。
2)腰大肌试验:
病人左侧卧位,右大腿后伸,引起右下腹疼痛者为阳性,提示阑尾位于盲肠后位或腰大肌前方。
3)闭孔内肌试验:
病人仰卧位,将右髋和右膝均屈曲90°,然后将右股向内旋转,引起右下腹疼痛者为阳性,提示阑尾位置靠近闭孔内肌。
4)直肠指诊:
盆位阑尾炎或阑尾炎症波及盆腔时可有直肠右前方触痛;若形成盆腔脓肿则可触及痛性肿块。
3.特殊类型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特点
(1)新生儿急性阑尾炎
新生儿急性阑尾炎临床不多见。
(2)小儿急性阑尾炎
是儿童常见的急腹症之一。临床表现与成人阑尾炎不同。
(3)老年人急性阑尾炎
不常见。
(4)妊娠期急性阑尾炎
较常见,多发生在妊娠期的前6个月。与其他成人阑尾炎的表现不同,特点为:1)压痛点上移;2)腹肌紧张、压痛、反跳痛不明显;3)大网膜难以包裹阑尾,致腹膜炎不易局限而引起腹腔内扩散;4)炎症刺激子宫易致流产或早产,威胁母子安全。
三、辅助检查
(一)实验室检查
多数病人的血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但新生儿、老年人感染者的白细胞计数不升高或升高不明显。
(二)影像学检查
1.腹部X线检查
钡剂灌肠X线检查可见阑尾不充盈或充盈不全,阑尾腔不规则,72小时后复查仍有钡剂残留,即可诊断慢性阑尾炎。
2.B超检查
可显示阑尾肿大或脓肿。
四、治疗原则
1.手术治疗
阑尾切除术可用传统的开腹方法,亦可采用腹腔镜作阑尾切除。应根据阑尾炎不同病理类型。
2.非手术治疗
适用于诊断不甚明确、症状比较轻者。主要治疗措施包括:应用抗菌药控制感染、禁食、补液或中药治疗等。在非手术治疗期间,应密切观察病情,若病情有发展趋势,应及时行手术治疗。
五、护理问题
1.疼痛与阑尾炎症刺激腹膜有关。
2.潜在并发症:切口感染、腹腔脓肿等。
六、护理措施(★★★)
(一)减轻或控制疼痛
根据疼痛的程度,采取非药物或药物方法止痛。
1.采取适当卧位
(1)协助病人采取半卧位或斜坡卧位,以减轻腹壁张力,有助于缓解疼痛。
(2)指导病人进行有节律地深呼吸,达到放松和减轻疼痛的作用。
2.禁食或合理饮食
(1)拟手术治疗的病人予以禁食,必要时遵医嘱给予胃肠减压,以减轻腹胀和腹痛。
(2)非手术治疗的病人,应在严密的病情观察下,指导病人进食清淡饮食,防止腹胀而引起疼痛。
(3)药物止痛:
对诊断明确的剧烈疼痛病人,可遵医嘱给予解痉或止痛药,以缓解疼痛。
(4)控制感染:
遵医嘱应用足量有效抗菌药,以有效控制感染,达到减轻疼痛的目的。
(二)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
1.腹腔脓肿的预防和护理
(1)采取适当的体位
术后病人血压平稳后给予半坐卧位,以利于腹腔内渗液积聚于盆腔或引流,避免形成腹腔脓肿。
(2)保持引流管通畅
妥善固定引流管,防止受压、扭曲、堵塞等,确保有效引流,防止因引流不畅而致积液或脓肿。
(3)控制感染
遵医嘱应用足量、敏感的抗菌药;以控制感染、促进脓肿局限和吸收。
(4)加强观察
1)术前应密切观察病人的腹部症状和体征变化,尤其加强对非手术治疗病人的观察和随访,为治疗提供依据;
2)术后密切观察病人的体温变化,若术后5~7天病人体温下降后又升高,且伴腹痛、腹胀、腹肌紧张或腹部包块等,常提示腹腔感染或脓肿。
(5)及时处理腹腔脓肿
腹腔脓肿一经确诊,应配合医师做好超声引导下穿刺抽脓、冲洗或置管引流,必要时遵医嘱做好手术切开引流的准备。
2.切口感染的预防和护理
(1)切口的护理
定期更换切口敷料,切口部位渗液较多时,应及时更换被渗液污染的敷料,保持切口敷料清洁和干燥。
(2)合理应用抗菌药
对化脓、坏疽或穿孔的阑尾炎病人,应根据脓液或渗液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应用敏感抗菌药。
(3)加强观察
注意观察手术切口情况,若术后2~3天,切口部位出现红肿、压痛、波动感,且伴体温升高,应考虑切口感染。
(4)及时处理切口感染
一旦出现切口感染,应配合医师做好穿刺抽出脓液,或拆除缝线放出脓液及放置引流等,定期伤口换药,及时更换被渗液浸湿的敷料,保持敷料清洁、干燥。
七、健康教育
1.保持良好的饮食、卫生及生活习惯,餐后木作剧烈运动,尤其跳跃、奔跑等。
2.及时治疗胃肠道炎症或其他疾病,预防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
3.术后早期下床活动,防止发生肠粘连甚至粘连性肠梗阻。
4.阑尾周围脓肿者,出院时应告知病人3个月后再次住院行阑尾切除术。
5.自我监测,发生腹痛或不适时及时就诊。
看完后请记得答题巩固额~~~~~
北京最好白癜风医院哪家好治白癜风的方法- 上一篇文章: 科普一下急性阑尾炎
- 下一篇文章: 普外大师杀手急性阑尾炎为何成为疑难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