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时间丨便便后,千万记得要回头看一眼
对很多人而言,肠癌相对“陌生”,但有数据显示,肠癌取代胃癌,成为我国第二大癌症。本周的《健康时间》,一起去了解一下那些与肠癌相关的知识。
医院·医院医院胃肠疝外科主任医师吴淼介绍,肠癌主要是肠道上皮细胞新生形成的一种新生物,在外观上表现为一个肿块,如果肿块溃烂的话,外观表现为溃疡。肠癌从广义上,主要分为结肠癌和直肠癌,直肠癌是肠癌中发病率最高的一个部位。
医生表示,肠癌的发生,主要归结为三大主要原因。
吴淼:
第一个环境因素。比如说我们摄入高脂肪食物,另外膳食纤维摄入减少;
第二个因素就是遗传因素。有些肠癌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
还有其他一些高危因素,比如曾经患过其他癌症,长期吸烟,过度饮酒,肥胖等等。
据介绍,肠癌早期没有任何典型症状,如果患者已经出现了相应的症状,就可能已经患上肠癌。
吴淼:
最主要的改变就是大便的改变,第一大便频率的改变。以前大便每天一次,现在大便可能每天两次三次;
第二大便形状的改变尤其是患上直肠癌,大便表面会出现一些凹槽;
第三大便性状的改变,以前大便成型,现在大便变得不成型呈、糊状;
第四大便颜色的改变,主要是大便里面带血丝。
肠癌的第二个比较常见的表现是腹痛。
想要尽早发现肠癌,除了留心观察,医生建议可以通过大便隐血试验、大便DNA检测、纤维结肠镜检查进行肠癌的筛查,其中大便隐血试验和纤维结肠镜检查在我国是最常用的肠癌筛查方法,大便隐血试验建议每年做一次。
而对于纤维结肠镜检查,一般人群推荐50岁开始接受肠癌的筛查,一般每5-10年进行一次检查;对于高危人群,建议提前到40-45岁左右开始接受肠癌的筛查,平均每3-5年接受一次检查。而符合以下任何一项或以上者,即为高危人群。
吴淼:
第一,父辈和自己的兄弟姐妹中有肠癌的病人;
第二,本人患过其他癌症;
第三,本人有肠道息肉病;
第四,符合下列六点中两条及以上的人群也属于高风险人群:慢性腹泻,慢性便秘,黏液血便,对本人产生重大创伤的生活事件,慢性阑尾炎或者有慢性阑尾切除术史,慢性胆道疾病或者有胆囊切除手术病史的人。
早发现早治疗是肠癌治疗的关键,医生表示,早期肠癌的治愈率可以达到95%,而到了中晚期肠癌,其治愈率就会大大的降低,只能达到40%左右。
吴淼:
早期肠癌可以通过内镜治疗,也就是说在做肠镜的同时切除肠癌的病变部位,当然错过发现早期肠癌的时期,也不要灰心,目前肠癌的总体治愈率非常好,主要通过腹腔镜微创手术的方式,治疗中晚期肠癌同样也可以得到非常满意的效果。
医生强调,想要更好的预防肠癌的发生,就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多吃粗纤维素食物,比如薯类、玉米等,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多运动管理好体重。
每日有奖互动环节
6月19日中奖观众XXXX月20日中奖观众XXXX今日问题今天的新闻中,荷莲文化节在哪里开幕?A叙州区柏溪镇B长宁县竹海镇C翠屏区永兴镇把正确答案发送到酒都播报
- 上一篇文章: 常见病方八首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