阑尾炎并穿孔,乙状结肠冗长CT病例
老年女性病人,曾经有长时间的便秘史,因腹痛就诊。门诊外科医生开单,临床诊断是腹膜炎,按上腹准备行CT平扫图像如下:
次日中午外科开下腹及盆腔CT,上次CT至次日中午患者一直没进食,患者家属拒绝做全肠道准备,图像如下:
“
点评:
直肠无扩张、肠壁不厚,乙状结肠可见环形扩张的肠绊,内见多个小液气平面,升、横结肠明显增宽,未见液平面。肠壁未见明显软组织密度肿块。
考虑乙状结肠扭转。(曾经有长时间的便秘史,可否考虑冗长乙状结肠。)
“
结果公布:
这个病人做完第二个CT后就手术了,术中发现乙状结肠过长,阑尾短粗并且已穿孔,过长的乙状结肠包裹了穿孔的阑尾致使乙状结肠以上的降、横、升结肠扩张,壁如薄纸(回盲瓣是单向的,乙状结肠又粘连了,所以气体只能积在此区域,直肠呈闭塞状态)。回头看这个图像,阑尾是很清楚的充填了造影剂,可是阑尾周围真的是很毛糙。
点评:
结合手术结果画个草图,自我分析,感觉手术结果和图片表现一致。
下图是回盲部局部解剖:
阑尾是人类的一种退化器官(食草动物的阑尾很发达),长约7~9厘米,直径约0.5厘米。本例显然已经非常粗短,穿孔的征象也比较确切,肠内容物漏出并弥散在阑尾周围。冗长的乙状结肠老师已经用图片分析的十分透彻,我只是用图片指示一下其与阑尾及盲肠末端包裹、粘连的情况。
“
讨论该病的病理:
1.“结肠冗长是引起慢性便秘的常见疾病,尤其是乙状结肠冗长更是多见。”这就很好的解决了病人有长期便秘病史的原因。
2.“阑尾位于腹部的右下方,盲肠内侧,近端与盲肠相通,远端闭锁。由于阑尾腔细小,又是盲端,食物残渣和粪石等容易掉入腔内,堵塞管腔引起发炎。”本例在盲肠及升结肠下部见有不均匀高密度呈踌型样,第2次检查位置、形态没有变化,应该考虑为粪石。“粪石又叫肠石,无论人畜均能在胃肠道内形成粪石。植物粪石是由各种植物的皮、子、叶、根和纤维团而组成,其中最常见的是食生柿子或黑枣后形成。是因生柿子和黑枣中含有大量的鞣酸,与胃酸作用后即变成一种甚为黏稠的胶状物,就可以把植物的纤维和皮、子等胶合在一起,形成植物粪石。粪石可分为二类,即真性结石和假性结石。粪石好发于肠狭窄上端和憩室内,盲肠在解剖上呈盲端,因而也是粪石的好发部位。”
3.本例应为假性结石,而粪石的形成,逐渐诱发引起阑尾炎,并穿孔、包裹。但由于老年人疼痛反应迟钝、腹肌萎缩等,所以往往症状隐匿。“临床表现:腹痛不典型,腹膜刺激征轻:据临床观察,有典型转移性右下腹痛症状的老人只占1/3。有些老年患者一发病就表现为满腹痛、左腹痛、腰痛、左腿或会阴部痛,也有的老年人轻微疼痛未引起注意,因此极易误诊。右下腹固定压痛点对诊断阑尾炎有重要价值,但老年人右下腹压痛程度往往比中青年人轻,反跳痛的检出率也低。同时由于老年人腹肌退行性变、腹肌萎缩松弛、脂肪增厚等原因,腹肌紧张常不明显,甚至发生弥漫性腹膜炎时也不出现腹肌紧张体征。” “老年人阑尾因血运差,在患急性坏疽性阑尾炎时,穿孔率可高达70%。中青年患者穿孔多发生在病程晚期,穿孔后多发生局限性腹膜炎,而老年人常于病程早期便发生穿孔,穿孔后常表现为弥漫性腹膜炎。”本例楼主只说腹痛,没有十分详细、具体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但临床医生怀疑有腹膜炎,病人能够坚持着改日后复查,就说明图片表现与临床症状还是比较吻合的。
来源:医学影像APP
消化界,每天精彩不断!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北京白癜风手术多少钱北京哪里治疗白癜风最好最给力- 上一篇文章: 拍打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如何解决小丁老
- 下一篇文章: 阑尾炎的超声检查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