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治何必急慢分,一方功用内外同
建立经方医学理论体系与修学体系是我们的责任与使命
崔某,男,38岁,。
初诊日期年2月16日:右小腹痛10余日,65年秋出现右小腹痛,诊断为急性阑尾炎,注射青霉素及链霉素一周缓解。去年冬又发作右腹痛,注射青、链霉素两周缓解。本次因喝凉茶又引发右腹痛,仍注射青、链霉素两周而不见好转,医生动其手术,因不愿开刀而找中医诊治。近症:右小腹痛,时轻时重,时为绞痛,时为剌痛,四肢发凉,时头晕、心悸,口干不思饮,大便如常,按其腹无肌紧张,但麦氏点压痛明显,舌苔白,舌质暗,脉沉细弦数。
与:
薏苡仁八钱,川附子二钱,败酱草六钱,当归三钱,白芍六钱,白术三钱,泽泻四钱,川芎二钱。
:上药服三剂,腹痛已,麦氏点按之微痛,再继服三剂巩固疗效。经追访三年未见复发。
:此与例3同是慢性阑尾炎,但前者用大黄牡丹皮汤,而此患者用薏苡附子败酱散合当归芍药散,是因临床证候的虚实不同。即是说,中医治病,不是根据阑尾炎是急性还是慢性,而主要根据证的虚实寒热。中医治疗炎症,并不是见炎即用清热解毒,而是据证“热者寒之,寒者热之。"尤其是对慢性炎症,用温补的机会就更多,如本例用附子、当归、白术等,以温阳化湿消除炎症。这里的薏苡附子败酱散,是治疗瘀血痈脓而呈现寒热错杂证者。方中的薏苡仁味甘微寒,利湿排脓、解痹、解痉;败酱散祛瘀排脓;附子用量小,主振郁滞之气而利痈脓的排出。合用当归芍药散,以温中化湿养血祛瘀,共起祛瘀排脓作用。又胡老根据薏苡附子败酱散的适应证有“其身甲错”,常用其治疗皮炎、痂癞等皮肤病,用之多验。也就是说,本方可用于在肠胃之里的痈脓,也可用于在皮肤之外的痈脓,胡老认为,中医辨证之表、里、半表半里,不是指病灶所在,而是指疾病所反映证的所在。一方治多病,能治内科病、外科病,其有效的基础和根据,仍不离辨证、辨方证。
长按
- 上一篇文章: 盘点那些ldquo卖不出去rdqu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