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急性阑尾炎的案例谈中医温下法的运用
先从一例急性阑尾炎的案例说起:
男,32岁,年5月4日初诊。右腹疼痛,发烧38度多,在医院诊断为急性阑尾炎,要求手术。患者没有采纳手术建议,来求诊于中医。其面色晦暗无泽,右腹痛显著,压痛强烈,发烧。脉沉濡滑,弱。舌淡红,薄白腻胎,齿痕累累,舌面湿滑灰白。
这病属于中医的肠痈,辨证属于脾胃虚寒,寒湿积滞化热。治疗需要温阳、祛湿、排脓、攻积,总之以温下为原则。处方薏苡附子败酱散合大黄附子汤加味:薏苡仁,制附子,败酱草,生大黄,细辛,红藤。一剂水煎服。药仅6味,药简力专。
第二天复诊,烧退,腹痛减轻,大便一次,先干后稀。右腹痛变为隐痛、压痛。脉沉濡弱,舌淡红,薄白苔,齿痕多,湿滑。药已对症,快马加鞭,前方加减,增加行气力度:薏苡仁,制附子,败酱草,生大黄,厚朴,木香,枳壳,白芍,桔梗,苍术,红藤,炙甘草。两剂水煎服。
并针刺:中脘,天枢,内庭,阑尾穴。
起针当时就感觉轻松。服完两剂药,反馈说诸症均已消除,医院重新检查确认阑尾炎已经痊愈。遂停药。考虑其体质脾虚湿盛,嘱其多注意调理脾胃。
这个急性阑尾炎前后共计吃汤药3剂、针刺一次而痊愈,应该说算是非常快了,而且也非常经济。这就是中医疗效的独特魅力。
急性阑尾炎是常见的一种急腹症,常见的症状包括右下腹疼痛(初期有中上腹或脐周疼痛,数小时后腹痛转移并固定于右下腹)、发热、胃肠道症状(恶心、食欲不振等)等,西医一般建议手术切除。
然而是不是只有手术这一种治疗办法呢?答案是否定的。中医也有效果非常好的疗法,如正确应用可以免除手术之苦。
阑尾炎在中医属于肠痈,在《金匮要略》中就有比较详细的方证论述,如以下两个条文:
“肠痈之为病,其身甲错,腹皮急,按之濡,如肿状,腹无积聚,身无热,脉数,此为腹内有痈脓,薏苡附子败酱散主之。”
“肠痈者,少腹肿痞,按之即痛,如淋,小便自调,时时发热,自汗出,复恶寒。其脉迟紧者,脓未成,可下之,当有血。脉洪数者,脓已成,不可下也。大黄牡丹汤主之。”
除此之外,阑尾炎还存在中医里的寒疝证型,在《金匮要略》也有记述,如:“胁下偏痛,发热,其脉紧弦,此寒也,以温药下之,宜大黄附子汤。”
薏苡附子败酱散主治的是湿热病机,大黄牡丹汤主治热瘀病机,大黄附子汤主治寒积病机。
本例的突出特征是脉沉濡,舌淡白湿滑、齿痕多,面色晦暗,显然是一个以寒湿为本的肠痈,热像仅为标症,必须首先考虑脾胃功能低下、寒湿凝滞的本质,不能过用寒凉。因此采用了薏苡附子败酱散和大黄附子汤等寒热并用的温下方剂,而没有采用以泻热破瘀为主的大黄牡丹汤,甚至在二诊中加入苍术,以助脾胃。这样寒热并用,标本兼顾,扶正祛邪,才取得了理想的疗效,这就是中医温下法的运用。
白癜风早期是什么症状白癜风早期治愈方法- 上一篇文章: 老中医告诉你腹痛的病因以及紧急治疗方法
- 下一篇文章: 面对毁灭,他的内心灵魂如此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