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春了,我又是那个蹦蹦跳跳的小朋友了

作者/星星小朋友剧照/《海蒂和爷爷》

编辑、排版/龟龟爬审阅/Emile

你们好啊,我是五百年前立志高考完要投稿的某咕咕鸽(指答应某事后因为不可抗力一直没能做成的小朋友),改个笔名叫星星小朋友吧。

我今年十八岁,为什么要叫是星星「小朋友」呢?因为他们都说,我像个长不大的幼稚小孩。可是,幼稚小孩也许只是一个外壳。心里面说不出口的痛苦,又有谁真的知道呢?

今天,我想来说一说自己的经历,希望能给有相似经历的大朋友小朋友带来一点点帮助。

双相的症状最早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我已经忘记了,但我非常清楚的是,高中是我人生中一个重要的分界点。那么我的故事就从高中开始吧。

我在省会城市长大,中考以出色的成绩考入了我们那边重点中学的重点班。理所当然,我也开启了我的寄宿生活。现在再回首,我仍然不确定,这是不是一个错误的决定。

我本人比较爱玩,高一基本还算是自由快活的。但是升高二的时候,我们分班了。我留在理科重点班,成绩排在班里中游,不上不下。

高二换了新的班主任,我们姑且叫他“Z老师”。

随着高二的学习压力逐渐增大,教室里的笑声也少了许多。十月份,因为临近期中考,我的心头总是一片黑压压,昏天暗地的。我在繁忙的学业中偷不到一点喘息的机会,只能感到身心俱疲,眼冒金星。

我有一次失眠,凌晨两点发了一条朋友圈。第二天,这条朋友圈没有人点赞评论,但我收到了Z老师的问候。

“怎么了,可以和我说一说吗?”

“没事的,聊聊而已,我不吃人的。”

当时我看到这里,忍不住噗嗤一声笑出来。我好像吃了下一颗定心丸,难得地维持了一个周末的好心情。

直到今天,我仍然感谢他的出现……我和Z老师的友谊,也算是从这里开始了。

那时候,Z老师会放下陪伴家人的时间,晚上吃完饭后回到学校,用晚自习开导我,一点一点减少我的焦虑。那一次期中考,我考出了能力内的最好成绩。

尽管如此,好的成绩完全无法根治我的焦虑,这种情绪好像具有季节节律。

随着天气转凉进入秋冬,我的焦虑反弹了。我好像掉入了一个无底的黑洞,沉浸在莫名其妙的悲伤中,对什么东西都提不起劲,经常发呆、失眠,吃饭也没有胃口,生活都是灰色的。深夜里,因为住宿,我也只能把自己捂在被子里,默默流泪。

这时,我已经开始意识到了自己的不对劲。

这样的状态大概持续了三个月,就被一场突如其来的急性阑尾炎打断了。因为做手术和寒假,我远离了学校和成绩,在家又得到了家人无微不至的照顾。入春了,我又是那个蹦蹦跳跳的小朋友了。

我也意识到了,学习和气候是诱发我的不稳定的情绪的两个重要因素。

八月,高三开始了。身边的同学们好像瞬间停止了一切娱乐活动,全身心埋进一堆试卷中。我有一点迷茫,也有一点无趣——有时我很想找人说话,但大家都好忙好忙。

我也找Z老师聊过好几次学习,但是他也很忙。我的一肚子话只能憋在心里,一种孤独感油然而生。

紧接着,我得了慢性胃病,吃饭没胃口,吃完饭胃痛,每天拉肚子。医院开了很多药,甚至做了胃镜,医生都说查不出什么问题。现在回想,那时可能已经出现了轻躁狂和情绪引起的躯体化症状。

一次月考考砸后,我崩溃大哭着向Z老师说明了近况:我无法集中注意力,控制不住地发呆神游,时常陷入幻想,情绪持续低迷,脾气暴躁,记忆力下降,几乎没有学习效率……

在他的建议下,我第一次走进了学校的心理咨询室,又在心理老师的建医院。

还记得,那天是12月31日。我下午从学校请了假,在母亲的陪同下,预约的儿少科。

医院人很多,儿少科更是乱哄哄的。我不由得感到一丝烦躁和不安。

坐诊的是A医生。得知我是首诊,他便哗啦哗啦地敲键盘,开出了首诊咨询和一堆检查的缴费单。

我经历了漫长的排队等待,做了心电图、脑电图、抑郁/焦虑/强迫量表等等一系列检查。量表的数据结果出来,是三个晃眼的“中度”。

带着一堆检查结果,我又回到了医生的诊室。尽管那时快到医生的下班时间了,我还是不敢插队,排在了队伍最后。

轮到我时,A医生还算和蔼,耐心听完了我几乎毫无逻辑的叙述,给我下了精神科的第一次诊断——轻度抑郁状态疑诊。

(未完待续)

喜欢文章可以赞赏作者哟!

双相躁郁世界

id:bipolar_world

双相躁郁世界是国内首个专注于为双相情感障碍(躁郁症)发声的组织。我们起步于同名


转载请注明:http://www.bhwqd.com/ysbj/186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