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株宝子宫内膜炎和子宫附件炎的症状及防治
1、什么是子宫内膜炎?
炎症扩展到子宫内膜,就是子宫内膜炎。严重的患者甚至会波及肌肉层,造成子宫肌层炎。造成子宫内膜炎的病原菌有化脓菌(链球菌、葡萄球菌)、大肠菌以及淋菌等。子宫内膜炎较容易发生于分娩后,若是子宫的病菌绵延致全身,会引起严重的产褥热。
急性子宫内膜炎患者会出现下腹微痛、白带增多等症状。严重者,则白带中会带血且具脓性,下腹疼痛剧烈,伴有发烧。若是慢性患者,则几乎没有什么症状。
急性子宫内膜炎可以用抗菌素进行治疗,治疗期间需要保持安静。生殖道手术或正常分娩后,若因残留物引起细菌感染,引发子宫内膜炎时,会造成下腹疼痛及发热等症状。因此,在做这类操作或手术时一定要注意消毒和清洁残留物。
如果炎症范围扩大,有可能引起输卵管炎及腹膜炎,造成不孕症,所以,正规和彻底的治疗是完全必要的。
2、什么是子宫附件炎?
所谓子宫附件就是指输卵管和卵巢,所以若是这一部位发生炎症,也称为子宫附件炎。通常的病症过程是先有输卵管炎,然后炎症再蔓延到与其相邻的卵巢,形成卵巢炎,又因为卵巢炎几乎是不会单纯发生,因此一般统称为附件炎。
卵管炎的致病因是由化脓菌(链球菌、葡萄球菌)、大肠菌和淋菌等细菌侵入输卵管,造成感染而引起。慢性输卵管炎除了个别患者存在微弱的腰痛外,几乎没有什么其他症状发生。但急性则会不同,由于炎症致使输卵管肿大而引起高热,伴下腹剧烈疼痛。特别要注意右侧卵巢炎症引起的疼痛和阑尾炎十分相似,不要弄错了。
治疗方法可以使用抗生素,若症状已经恶化,并演变成输卵管积脓,只靠抗生素是无法治愈的,必须做局部摘除手术。
一、子宫肌瘤
1、子宫肌瘤的发生与什么因素有关?
导致发生子宫肌瘤的确切原因尚不清楚,但由大量的病例观察中发现了可能与子宫肌瘤发生相关的因素——雌激素。
雌激素能使子宫肌肉增生、肥大,肌层增厚,子宫增大。据推测,肌瘤生长部位的肌肉组织可能具有选择性地保留较高浓度的雌激素或因肌瘤局部组织代谢能力不足,使局部雌激素浓度增高而肌肉增生、肥厚形成肿块,导致子宫肌瘤。
2、子宫是更年期的“是非之地”
随着更年期的到来,我们最早、最易觉察的变化与子宫密切相关,即月经由紊乱到绝经。除此之外,它还常常给我们制造出不少其它的疾病,比如子宫肌瘤、子宫颈癌、子宫内膜癌。据报道,更年期功血的发生率高达50%;子宫肌瘤的发病率在40—50岁的更年期妇女中达最高,约20—25%;子宫颈癌的发病率从40—49岁开始明显上升;约80%的子宫内膜癌发生于50岁以上绝经前后的妇女,20%发生于40—50岁之间。所以说子宫是更年期的“是非之地”。
重视定期检查子宫,及时治疗疾病,是对生命的保护。
3、子宫肌瘤有哪些生长方式?
子宫肌瘤多生长在子宫体部,少数生长在子宫颈部。无论肌瘤生长在子宫的哪个部位,其生长方式均有三种。60-70%的子宫肌瘤生长于子宫肌肉层内,周围被肌层包围,此称为肌壁间肌瘤;若肌瘤向子宫腔方向生长,突于宫腔,其表面仅覆盖一层黏膜的称为黏膜下肌瘤,占10-15%;当肌瘤想子宫体表面即向盆腹腔方向生长,突起在子宫的外表面,我们称为浆膜下肌瘤,约占20%。子宫肌瘤可单发,也可多发几个,数十个甚至上百个,大小不一,位置不一。
4、子宫肌瘤可导致哪些症状?
a、月经改变:是最常出现的。经期延长、两次月经的间隔缩短、经量增多或不规则出血;
b、白带量增多:当肌瘤引起宫颈内面积增加,盆腔充血时白带量增多;
c、压迫症状:压迫膀胱会引起尿频、排尿障碍;向后压迫直肠就可出现便秘或排大便不畅;
d、腰酸、下腹坠胀;
e、继发贫血;
f、腹块:当肌瘤长大超出盆腔或被充盈的膀胱托出盆腔时,您可能摸到下腹部有肿块。
多数子宫肌瘤患者没有症状,在妇科检查时偶然发现长有子宫肌瘤。子宫肌瘤是否导致异常表现,主要与肌瘤生长的部位和生长速度关系较大,其次与肌瘤的大小有关。
5、子宫长了肌瘤怎么办?
处理的方法有随访观察,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a、随访:也就是既不用药也不用手术,而是每3-6个月做一次妇科检查,可以辅以B超检查。可适用于肌瘤小,无症状或症状轻的情况;
b、药物治疗:适用于肌瘤小于如2个月孕大的子宫,无症状或症状轻,近绝经者。药物难于使肌瘤消失,但用药可以控制其生长,减少出血和延长月经周期;
c、手术:适用肌瘤大或者月经期出血过多者。手术可以单纯切除肌瘤,也可以切除整个子宫。前者适用于年龄小于35岁,或有生育要求者。
关于增生性疾病(乳腺小叶增生、乳腺纤维瘤、卵巢囊肿、子宫肌瘤等),是由于女性激素的不平衡导致;在中医的辩证是为“肝气郁结”,是由于“淤”“堵”引起的症状,节株宝的成份中有砂仁、姜黄;宽胸膈、疏气滞、行气破淤,主治胸腹胀痛;故有助于缓解改善增生性疾病的不适症状。
白癜风怎么治疗白癜风医院哪家最好- 上一篇文章: 第135期依依医学界医学常识
- 下一篇文章: 详解急腹症诊断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