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下息肉切除术综述

内镜下息肉切除术是指结肠镜检查过程中,切除结肠息肉。现今西方国家大多数中心都将此作为常规操作。

早在70年代就提出非手术方式治疗结肠癌前病变。最近几十年,由于结肠镜技术和辅助设施改善,内镜息肉切除术不断进展,内镜专家可执行相对简单的手术,如用活检钳或勒除器切除小息肉,内镜粘膜切除(EMR)和内镜粘膜下切除(EMD)用于切除大息肉或早期结直肠癌,减少手术干预需要。

息肉切除术的重要性在于干扰了结直肠癌的自然史。息肉分作微息肉(≤5mm)、小息肉(6-9mm)、大息肉(≥10mm)和巨大息肉(30mm),息肉是否发展为恶性肿瘤与大小直接相关。

最近研究发现结肠镜检发现的进展性腺瘤为5.6%,息肉越大,进展性腺瘤可能性越大,微息肉为0.9%,亚厘米息肉1.7%,大息肉73.5%。

然而一些研究认为即便是小或微息肉也有9-10%的机会发展为进展期恶性肿瘤,因此强调以人群为基础的研究要检查并切除息肉,即使只是小息肉。

息肉和腺瘤的检出率(ADR)认为是最重要的结肠镜检质量的标志,因为在ADR与结直肠癌风险之间有强相关性,这一点已有明确的观察结果。

结肠镜下息肉切除术是阻止结直肠癌的方法,但对右侧结肠的作用较差。异时癌是阴性结肠镜检后5年内诊断的结直肠癌,其发生比率间接与结肠镜检质量相关。

据估计漏诊息肉是大多数异时癌病例的原因(50-80%),然后是不完全切除癌前病变(15-30%),最后是遗传性易感病人新发的侵袭性肿瘤。

锯齿状息肉需要仔细寻找,因为它们是重要的异时结直肠癌的重要前体改变。内镜专家对这类息肉知之甚少,镜下看到这样的息肉也非常具有挑战性,因为其镜下特征很不显著,边缘也很难描述,导致很高的漏诊与不完全切除。因此需要高质量结肠镜检,既要检测到息肉或腺瘤,也要有效将其彻底切除。

很多原因与低质量诊断结肠镜、低ADR有关,如肠道准备质量和术者的经验。为提高ADR已做出很多努力,如高分辨率白光内镜,增加光学功能、后退观察装置的色素内镜,染色或虚拟或电色素内镜,如窄谱内镜具有可变的光谱成像对比增强,扫描和自动荧光共聚焦激光显微镜。

另一方面,对是否完全切除的







































北京专业治白癜风的医院
北京看白癜风专业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bhwqd.com/zlyy/128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