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告诉你三伏天艾灸,彻底解决你的体
全球最专业最权威的艾灸养生平台
让养生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让我们一同走在探寻身心灵喜悦的路上!
不久就要进入三伏天了,好多艾粉来问说听说三伏灸比较好那么怎么操作呢,好想知道呢。不要着急,答案马上奉上。
首先是三伏天艾炙时间:(艾炙每伏第一天最佳)
年公历7月13日进伏,23日进中伏,8月12日进三伏。三伏贴是在7月13.23和8月12日贴用。
年入伏是7月13日,末伏最后一天是8月21日,共40天。初伏:7.13-7.22,10天;中伏:7.23-8.11,20天;末伏:8.12-8.21,10天。
下面就给大家说说需要炙的几个保健穴位:
1、后天之本,气足之源——足三里
足三里位于小腿前外侧,距胫骨前缘一横指,按压有明显的酸涨感。足三里是人体穴位中运用最多的穴位,是脾胃作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的穴位代表。气虚血虚首选足三里、消化疾病首选足三里。
为什么呢?
因为足三里有气血双补的功能,常用于治疗头晕、耳鸣、失眠、瘫痪、便秘、胃痛、腹胀、腹泄、消化不良、食欲不好、胃溃疡、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胃下垂、阑尾炎、急慢性肠炎等疾病。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足三里这个穴位能够提高免疫力,足三里具有双向调节作用。所以从古代起就被作为要穴来使用。
常灸足三里,胜吃老母鸡。大家都知道母鸡是大补人体的,可以补气生血,补肾益精。增强人体的免疫力。但是现在的鸡不是自然生长,是靠饲料,激素喂养的,谈不上营养,吃了只会对身体有害。所以古代药王孙思邈《千金方》中曾说过“若要安,三里常不干”。这句话就是说,如果要想身体健康足三里穴要经常保持不干燥。在古代使用灸法都是采用化脓灸,经常刺激足三里来强壮身体。
足三里还可以用来防止老花眼、中风、治疗高血脂症等
艾炙方法如果身体不错只是保健保健,一星期灸2-3次,一次一个穴位不少于10分钟,如果身体差,气血差的那灸的时间需要长一点,最好是按摩后再灸,效果最好。你自己观察,如果坚持灸足三里10日,你会感觉你精神好了,睡眠足了,吃饭香了,面色红润了。
2、关元关元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下三寸。简便取穴,四指并拢
置于脐下横量,在小手指的下缘处取穴。
作用:温肾阳、提性欲,补虚,壮阳。
是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处。从古至今常常用于治疗
A、元气亏损的病症:如:中风、脱肛、身体无力、易疲劳、怕冷
B、男科疾病:如遗精、阳萎、早泄、性功能低下等;
C、妇科疾病:如月经不调、闭经、痛经、白带病、子宫脱垂,功能性子宫出血、外阴瘙痒等各种妇科疾病。
D、还有就是下焦疾病:如痢疾、脱肛、疝气、便血小便滴沥不尽,尿频尿急、尿痛等。
有一些年青性功能障碍患者,夏天灸关元穴,在那年夏天后病就可痊愈。特别是老年朋友,如果在伏天坚持灸关元穴,尿频尿急、前列腺问题就自己解决了,中老年人常灸关元穴可以强身健体,延年益寿,大家不妨试试。
3、人体先天之本源,生命之根蒂——神阙。
神阙,也就是我们俗称的“肚脐眼”。我们知道,胎儿在母体的时候,是靠脐带连接到胎盘接受母体的营养。
本穴对消化不良、腹泄、下痢、虚喘等有防治作用。还有提高免疫力、调节脏腑功能,延缓衰老的作用。可以按摩和艾灸法,其中按摩最简单,艾灸最有效。
4、一切脾胃之疾,无所不疗——中脘穴。
中脘在上腹部,简便取穴,自己手脐上四横指。中脘穴对于六腑的功能均有调节作用。尤其是对于胃的各种疾病具有良效,总之以治疗消化系统为主,如胃痛、腹痛、腹胀、呕吐、反胃、食不化、肠鸣、泄泻、便秘、便血。现在常说的胃炎、胃溃疡、十二脂肠球部溃疡等一切脾胃之疾无所不疗。可以按摩、艾灸疗法。如有脾胃不好的朋友,赶快行动吧。
5、生命之门,动力之源——命门穴
命门穴在腰部,当后正中线上,前方对应神阙穴。有生命之门之称,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源泉所在。对男子所藏生殖之精和女子胞宫的生育功用有重要影响,是藏真火之穴。临床上命门火衰的症状基本和肾阳不足是一样的.命门火衰主要表现四肢清冷、虚损腰痛、或五更泄,男子阳萎、早泄、遗精,女子月经不调、经痛、宫寒不孕等虚寒症状。
根据临床实践,命门和神阙穴可组合灸,壮阳第一,灸时不必看灸多少壮,要感到有热感从穴位直透体内,灸命门可培补肾气,振奋肾经,使阳气充盛行;神阙灸之可扶阳固脱。二穴相配具有温肾壮阳,回阳固脱之效。
身柱在背正中线,第三胸椎棘突下凹线陷中。适用于脑力不足出现的眩晕,中气不足出现的哮喘,大气不足出现的脱肛,督脉之气升举无力出现的腰背痛等症,还常作为小儿强身健体的穴位,根据临床经验是通治小儿之病。小儿脏腑娇嫩,功能尚未健全,特别是肺、脾二脏较弱,因此小儿易感冒、发热、咳嗽、哮喘、腹泻、消化不良等症状,特别是三伏灸身柱穴对以上疾病具有很好的预防作用。
小儿皮肤娇嫩,艾条相对要小些,因而一定要小心,一般每次灸的时间表10-20分钟,开始是隔日一次,灸一个月后可减少灸的次数,每周期性2-3次,或者每周一次。根据小儿的身体状况来定。
如果小儿体质太差,易患感冒,还可配合风门、大椎等穴位治疗,加强抗外邪的能力。
著名针灸专家彭静山教授提到身柱的妙用时,认为有以下作用,可增强体质,预防感冒、可以抗高烧,小儿疳积、惊风、虫积等都有很好的效果。另外身柱穴还有具有益智健脑的作用。
7、补肾首选穴位——太溪
无论肾精虚还是肾阴阳不足,都可以由太溪穴来补养。如治疗肾阴不足,阴虚火旺导致的咽喉肿痛、口腔溃疡、耳鸣、耳聋、失眠、健忘,或者肾阳亏虚出现的肢冷、下肢水肿、阳萎等疾病。可以按揉、按压、以酸痛为适,力量大些以脚趾感觉到有麻木为宜,也可用艾灸。
白癜风是什么导致的白癜风最先进治疗方法- 上一篇文章: 经常下腹隐痛,是怎么回事
- 下一篇文章: 爱奥儿慢性附件炎的症状nbsp这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