阑尾炎的诊断,治疗及护理
阑尾炎为急腹症外科最常见的疾病。
病因1.阑尾管腔阻塞是急性阑尾炎最常见的病因。阑尾管腔阻塞的最常见原因的淋巴滤泡的明显增生,约占60%,多见于年轻人。肠石也是阻塞的原因之一,约占35%。由于阑尾管腔细窄、卷曲呈弧形,开口狭小、易为食物残渣、粪石、异物、蛔虫、虫卵或肿瘤阻塞,使腔内黏膜分泌液积聚,发生炎症。
2.细菌入侵由于阑尾腔阻塞和炎症,细菌繁殖,分泌内毒素和外毒素,损伤黏膜上皮并是黏膜形成溃疡,细菌穿过溃烂的黏膜进入阑尾肌层。阑尾壁间质压力升高,妨碍动脉血流,造成阑尾缺血,最终造成梗死和坏疽。
3.其他阑尾先天畸形,如阑尾过长、过度扭曲、管腔细小、血运不佳等都是急性炎症的病因,胃肠道功能障碍引起内脏神经反射,导致肠管肌肉和血管痉挛,黏膜受损,细菌入侵而致急性炎症。胃肠道疾病影响,如急性肠炎、炎症肠病、血吸虫病等,直接延至阑尾,或引起阑尾壁肌肉痉挛,发生血供障碍而致炎症。
病理类型
1.急性单纯性阑尾炎属轻型阑尾炎或病变早期。感染局限于黏膜及黏膜下层,阑尾轻度肿胀、表面充血、浆膜失去光泽,附有少量纤维素性渗出物,腔内有少量渗液。临床症状的体征均较轻。
2.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常由单纯性阑尾炎发展而来。病变扩展到肌层和浆膜层,阑尾明显肿胀、充血,表面覆盖脓性分泌物,腔内有大量积脓。阑尾周围的腹腔内可有稀薄脓液,形成局限性腹膜炎。临床症状和体征较重。
3.坏疽性及穿孔性阑尾炎属重型阑尾炎。炎症进一步加剧,阑尾管壁坏死或部分坏死,呈紫色和黑紫色。合并穿孔,穿至腹膜腔如无局限,将导致弥散性腹膜炎。
4.阑尾周围脓肿急性阑尾炎化脓坏疽或穿孔,被大网膜和周围肠管包裹粘连,则可形成阑尾周围脓肿。
急性阑尾炎转归有以下几种:1.炎症消退:一部分单纯性阑尾炎经及时药物治疗后炎症消退。大部分将转为慢性阑尾炎,易复发。2.炎症局限化:化脓、坏疽或穿孔性阑尾炎被大网膜包裹粘连,炎症局限,形成阑尾周围脓肿。需用大量抗生素或中药治疗(冰片,芒硝外敷),治愈缓慢。3.炎症扩散:阑尾炎症重,发展快,未及时手术切除,又未能被大网膜包裹局限,炎症扩散,发展为弥漫性腹膜炎、化脓性门静脉炎、感染性休克等。
症状1.腹痛:典型的腹痛发作始于脐周或上腹部,数小时(6~8小时)后转移并局限在右下腹,呈持续性。约70%~80%的患者具有这种典型的转移性腹痛的特点。部分病例发病开始即出现右下腹痛。腹痛的程度与阑尾炎病理类型有关,单纯性阑尾炎呈轻度隐痛,化脓性、坏疽性阑尾炎呈阵发性绞痛和持续性剧痛;一旦腹痛突然减轻,常为阑尾穿孔后腔内压减轻所致,但出现腹膜炎后,腹痛又会持续加剧并且范围扩大。
2.胃肠道症状:早期可有厌食、恶心、呕吐,程度较轻,有的可能发生腹泻,同时伴有食欲缺乏。盆腔位阑尾炎可因炎症刺激直肠和膀胱,而出现排便里急后重和尿频尿痛症状。继发腹膜炎时则出现腹胀等麻痹性肠梗阻症状。
3.全身症状:早期乏力,炎症加重则可出现畏寒、发热等全身感染中毒症状。单纯性阑尾炎体温轻度升高,一般不超过38°C;如发热达39~40°C。常提示阑尾有化脓、坏疽、穿孔;腹膜炎时有畏寒、高热。如发生门静脉炎还可有寒战、高热和轻度黄疸。
急性阑尾炎、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或经非手术治疗无效或复发者可手术。
1、手术前做好一切准备,给予安慰与解释,减少病人的忧虑,讲清楚麻醉,手术或术后可能遇到的一些问题。
2、进手术室前排空尿液,必要时给予镇静剂,镇痛剂以稳定病人情绪,减少恐惧感。
3、术后平卧6小时,有引流管应在血压平稳后改为半卧位,早期起床活动,促进肠蠕动恢复,防止肠粘连的发生,同时增进血液循环,促进伤口愈合,老年人每日拍背两次,助咳动作,防止坠积性肺炎。术后应用胃肠功能治疗仪,促进肠功能恢复。
4、术后当天禁食,肛门排气、排便后医护人员会指导可进少量水或流质饮食,第3-4天进半流质,5天以上可进软食,勿吃糖类,牛奶,以免腹胀。
5、术后3-5天禁用强泻剂或刺激性强的肥皂水灌肠,如便秘可用开塞露经肛门注入,帮助排便。
6、术后7-10天可拆线出院。在1-2月内禁用肥皂擦洗伤口,饮食上要进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少渣,易消化的食物。
(1)出院后两周内不做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2)饮食由高营养,高维生素的软食逐渐过度到普食,忌暴饮暴食;(3)坚持适当的体育煅炼;(4)若出现腹痛,排气排便停止,腹胀、呕医院就诊;(5)阑尾周围脓肿者,出院时应告知病人3个月后再次住院行阑尾切除术。
赞赏
- 上一篇文章: 肠癌征兆早知道肠癌的早期症状
- 下一篇文章: 了解后,你再也不会说炎干净太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