痉挛型脑瘫的针刀治疗与康复
发展历程
年朱汉章教授发明了针刀
针刀是具有祖国医学针灸针和现代医学手术刀的形状和功能的微型医疗器械。它既能刺激穴位、疏通经络,又能对病变进行切割、剥离和松解。
年小针刀疗法被省卫生厅列入重点科研课题;
年顺利通过了专家鉴定;
年江苏省政府批准小针刀疗法向全国推广;
年针刀医学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临床一类技术进行准入管理。
针刀医学的四大特点
简:治疗简单,无切口、不流血、病人痛苦小。
便:应用方便,一枚针刀、一副手套,皮肤常规消毒即可施术。
廉:费用低廉,治疗成本低,治疗费用低。
验:疗效明显,一次见效,大部分三次治愈,有的一次即可治愈。
针刀医学具有五大优势
①简、便、廉、验的大众化优势(易学、易推广、价低、无创、有效);
②理论上的优势(包括生物力学、功能解剖学、外科手术学、疼痛麻醉学、中医针灸学、中医骨伤学、中医推拿学、康复医学八大理论基础);关于经络实质的学说
③治疗学上的优势(闭合性松解,无需开放手术、手法松解、药物松解三大治疗体系);
④临床治疗疾病谱广泛的优势(软组织损伤、骨伤、内、外、妇、儿、皮肤、矫形等十大类疾病);
⑤中西医结合上的优势(应用中西两种理论,闭合松解加中医手法、中药)。
针刀医学实现的五大转变
1、将大量疾病从不治变为可治;
2、将难治变为速愈;
3、将开放性手术变为闭合性手术;
4、将复杂治疗变为简单治疗;
5、将损伤型、痛苦型治疗变为近于无损伤、无痛苦治疗。
医学名家对针刀医学的评价
“针刀医学就是将代表中医针炙的针和代表西医手术的刀的有机结合,这种结合是中医学发扬光大的产物。”—张文康
“我们要在医疗卫生战线搞出世界一流的成果,象针刀医学就大有希望。”—陈敏章
“以小针刀疗法为基础发展起来的针刀医学,是传统医学发展为具有现代科学技术特色的新学科。”
—尚天裕—针刀结合新疗法,传统医术现代化
“中国医学要走向世界,针刀医学最有前途。”—王雪苔教授
“针刀医学是中西医结合的典范!”
—唐由之
针刀治疗适应症内科:慢性支气管炎肺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哮喘阵发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慢性胃炎、溃疡慢性肝炎、胰腺炎糖尿病溃疡性结肠炎慢性肾炎
外科:癫痫乳腺增生贲门痉挛慢性阑尾炎肠扭转粘连性肠梗阻胆囊结石肛裂痔疮雷诺氏综合征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输尿管结石肾结石慢性膀胱炎急性尿潴留男性性功能障碍慢性前列腺炎甲亢
儿科:先天性斜颈、髋关节半脱位、指关节强直、屈指肌挛缩膝内、外翻陈旧性桡骨小头半脱位支气管哮喘、扩张婴幼儿慢性腹泻
妇科:功能性子宫出血闭经痛经慢性盆腔炎
五官科:颈性失明急性角膜炎麦粒肿上睑下垂视神经乳头炎青光眼过敏性鼻炎牙周炎牙龈炎颞下颌关节强直慢性咽炎慢性扁桃体炎舌下囊肿三叉神经痛单纯性周围面神经麻痹面肌痉挛
皮肤病:带状疮疹寻常疣鸡眼湿疹荨麻疹神经性皮炎变应性皮肤性血管炎丹毒寻常性痤疮腋臭
针刀治疗脑瘫的病理机制:
首次提出锥体系病变次生“力平衡失调”导致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的临床表现,是脑瘫根本的病理基础。
采用生物力学和力量平衡学原理开展针刀微创矫形治疗,解除肌肉痉挛、平衡肌力、矫正畸形、调整肢体负重力线、改善运动功能。
针刀微创技术治疗脑瘫的原则
1、解除痉挛;
2、恢复或改善肌力平衡;
3、矫正肌肉、关节或骨胳的挛缩畸形,为功能恢复创造条件。
针刀微创技术术式
1、神经触激术:该方法主要是加强对神经致敏现象,使该神经所支配的肌群受到“超级抑制”,抑制神经对肌肉的传入冲动,从而使肌张力降低,消除或减轻肌痉挛。2、肌肉刺激术:对肌紧张起到松弛作用,改善神经生理传导功能、促进神经细胞、肌肉细胞恢复活能。同时加快局部血液循环,加强代谢产物的释放与分解,对肌原纤维的损伤起到修复作用。3、切割纠畸术:选择性切割、松解挛缩的肌腱和韧带,降低肌肉张力,缓解痉挛,防止挛缩和增加关节活动范围,有助于矫正畸形,平衡肌肉力量。
神经触技术分为脊神经触激术、颈交感神经触激术、周围神经触激术。
肌肉刺激术和切割纠畸术具体包括30余术式。
神经触激术抑制了神经的痉挛,肌肉刺激术改变异常姿势反射和运动模式,而切割纠畸术纠正了肢体畸形,针对脑瘫临床表现得复杂性,这几种术式的相互配合使用解决了肢体功能的异常,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取得治疗效果。
针刀微创手术治疗脑瘫肢体畸形
上肢畸形:拇指内收畸形腕掌屈畸形腕尺偏畸形前臂旋前畸形肘屈曲畸形肩关节屈、伸功能障碍等。
下肢畸形:髋屈曲、内旋畸形膝屈曲、过伸畸形尖足畸形足内翻畸形足外翻畸形剪刀步、仰趾足畸形等。
其它:斜颈流涎语言障碍
上肢治疗
上肢施术原则;要求上肢手术者,应智力较好,有强烈的康复欲望,术后能积极进行训练,且术前应有一定程度的随意运动功能。上肢运动功能比较复杂,且多精细动作,希望恢复手的精细运动功能和恢复手的随意运动功能,对治疗效果的要求较高。
肩部内旋、内收畸形微创矫正
多数经被动牵引疗法可奏效,如康复训练无效。行胸大肌及肩胛下肌的延长术。表现肩关节外展挛缩畸形,是因肩三角肌痉挛所致,严重挛缩病例可行三角肌止点的松解术。
肘关节屈曲畸形微创矫正对康复训练难以矫正的肘关节屈曲挛缩,可施行肱二头肌和肱肌的肌腱延长术。
腕关节屈曲,尺偏以及前臂旋前畸形。这种挛缩畸形造成腕关节不能背伸、手指不能伸展、前臂不能做旋前和旋后活动,从而造成手的功能难以正常发挥,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需要施行针刀微创手术。术式:尺侧屈腕肌腱延长术或伸指总肌腱延长术、旋前圆肌延长术。
下肢治疗
下肢施术原则;下肢多有多关节的畸形,有原发畸形和继发畸形之分,对于下肢髋、膝、踝等多个关节畸形的患者,治疗原发关节畸形继发畸形即可好转。因此,手术前宜慎重判断原发畸形,施以针刀微创手术矫形,手术后对邻近关节密切观察一段时间,再行评估视其变化情况,再慎重决定后续手术是否需要。
髋关节内收畸形的治疗
病因:内收肌的挛缩和痉挛所致。表现:下肢呈“剪刀步”,站立或行走双下肢交叉,迈步行走困难。治疗:内收肌肌腱切断术和闭孔神经触激术。
膝关节屈曲畸形
病因:膝关节屈曲畸形在临床上分原发性、继发性、功能性。1、原发性膝屈曲畸形多起因于腘绳肌痉挛和挛缩,并可伴有股四头肌的力量减退、膝关后关节囊的挛缩。2、继发性膝屈曲畸形多继发生于马蹄足畸形和屈髋畸形之后以代偿髋及足的功能障碍。3、脑瘫患者有时还可以发生功能性的膝关节屈曲畸形,这是由于患者站立及步行功能不良,为降低身体重心,求得平衡,在站立及步行时而屈曲膝关节。针刀微创手术治疗方法:腘绳肌松解延长术、髌支持带切割松解术、膝后侧关节囊切割松解术。
手术后须加强康复训练,增强肌力,防止畸形复发。
跟腱延长术
定点:患者俯卧位膝关节伸直踝关节背屈,使跟腱紧张在皮下显示其轮廓,在跟腱上行三处肌腱部分切断1、跟骨止点的内侧;2、近侧靠肌腱移行处下方的内侧;3、肌腱外侧在两个内侧切口的中间。在所定三点处切断肌腱的各1/3,压迫止血。术后矫形鞋固定。对足内翻者,在内侧行两处切断,对足外翻者,在外侧行两处切断,在其间做一内侧切断
马蹄足畸形针刀微创矫正
病因:主要原因是小腿三头肌的痉挛和挛缩。1小腿三头肌由腓肠肌和比目鱼两肌合成,两肌腱组成跟腱止于跟骨。2引起马蹄足畸形早期原因是小腿三头肌的痉挛,患者睡眠时痉挛解除,马蹄足畸形可随之消失。病变继续发展,当小腿三头肌发生挛缩时,则睡眠时马蹄足畸形也不消失。3小腿三头肌发生挛缩应考虑针刀微创手术矫形。表现:尖足、足跟不能着地。针刀微创手术;跟腱延长手术、腓肠肌起点切割松解术、胫神经触激术。
针刀治疗脑瘫适应症
1、痉挛型脑瘫患者,肌张力在3级以上者。
2、肌张力虽高,固定式的挛缩较轻者。
3、有一定的运动功能,因下肢痉挛导致步态异常。
4、智力正常或近于正常,术后能配合康复训练者。
5、严重痉挛与强直,影响日常生活,康复训练难以奏效者。
6、混合型脑瘫,以痉挛为主,为改善运动功能者。
针刀治疗脑瘫禁忌症
1、智力低下,术后不能配合功能训练者;
2、手足徐动型脑瘫、共济失调型脑瘫及震颤型脑瘫患者;
3、肌张力低下,特别是婴儿,将来可转变为手足徐动型脑瘫者;
4、严重的肢体变形呈固定性挛缩者;
5、脊柱与骨盆严重畸形,站立不稳或不能站立者。
6、严重的心身障碍者;
7、年龄过小的幼儿,通过训练治疗功能有可能恢复者。
针刀闭合刺激矫治术的优点:
1、可一次性完成多肢体、多部位的手术。2、经皮进入无切口、不出血、不缝合、痛苦小、未发现后遗症。3、术后增强了肢体功能的协调性、灵活性。4、一般术后即可见到明显疗效。微创治疗与康复评定
痉挛性脑瘫的针刀微创治疗与康复
脑瘫患儿针刀微创术后康复重要性
1、脑性瘫痪与其他骨科疾患有很大不同,针刀微创术后畸形得到矫正,但原有的姿势己固定,认为针刀微创术出色完成即大功告成的观点是错误的。
2、为进一步改善固定姿势,提高治疗效果,术后必须进行康复训练。
3、随着年龄增长发育,預防肢体畸形可能复发,术后仍需康复训练疗法。
针刀+康复=完美康复
临床病例
先天性屈指肌挛缩症
治疗前
治疗后
北京白癜风治疗最好医院电话看白癜风哪家医院好- 上一篇文章: 浅谈阑尾炎
- 下一篇文章: 中nbsp医nbsp针nb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