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冬瓜子
冬瓜Benincasahispida(Thunb.)Cogn原植物
冬瓜,一种我们再熟悉不过的蔬菜了,联想到最多的就是关于它的各种美食,如海米冬瓜汤、冬瓜排骨汤、素炒冬瓜等等,太多了。俨然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种食物。
但是我们今天不说冬瓜的食用,主要说下冬瓜的药用。其药用部位有,成熟种子为中药冬瓜子,果皮入药称为冬瓜皮。
冬瓜雌雄同株,花单生
冬瓜为葫芦科冬瓜属一年生攀援草本。冬瓜属下仅为一种。我国各地有栽培。另外,云南南部(西双版纳)尚有有野生者,果较小。
冬瓜在我国有年以上的栽培历史,关于冬瓜原产地(起源地)国际上没有统一的看法,多数认为,起源于中国或者印度。
果实长圆柱状或近球状,大型,有硬毛和白霜。(白粉皮类型)
冬瓜也是是古代栽培较多的瓜类蔬菜之一。在一些地方的汉墓中就曾有冬瓜子出土。记载最早见于秦汉时的《神农本草经》。“冬瓜经霜后,皮上白粉如粉涂,其子亦白,故名白冬瓜”,亦称为白瓜。
近年来市场常见的,青黑皮长条冬瓜
冬瓜从古到今,已经发展培育出了上百个品种。其中白粉皮种是冬瓜一个最早的类型。现在我们在超市或菜市场看到更多的是青黑皮一类长冬瓜。主要原因是青黑皮长冬瓜具有高产、耐贮运、抗枯萎的特性。所以这一类相对多一点。
另外在口感上,白粉皮冬瓜肉薄质松,很好入味,容易吸收肉香味道,搭配肉类、炖汤,最好的选择。不过不能久煮,容易烂。而青黑皮长冬瓜,质地瓷实,味道也可以,可以用来炒食。
节瓜Benincasahispidavar.chiehqua
冬瓜有一个变种为节瓜Benincasahispidavar.chiehqua,又名毛瓜,为广东一带冬瓜栽培变型。是我国的特产蔬菜之一,节瓜的老瓜、嫩瓜均可食用。在我国南方,尤其广东、广西普遍栽培。
节瓜Benincasahispidavar.chiehqua原植物
节瓜与冬瓜(原变种)不同之处在于:子房活体时被污浊色或黄色糙硬毛,果实小,比黄瓜略长而粗,长15-20(-25)厘米,径4-8(-10)厘米,成熟时被糙硬毛,无白蜡质粉被。
菜市场的节瓜蔬菜,节瓜果实小,比黄瓜略长而粗
中药冬瓜子
前面我们已经了解关于冬瓜的植物方面,下面我们再说中药冬瓜子便容易理解了。冬瓜子因为药性比较平缓,功效上通过食用冬瓜多可代替。所以临床上用的较少,算是一个不冷不热的品种。
冬瓜子味甘,性微寒。清热化痰,消痈排脓,利湿的功能。多用于痰热咳嗽,肺脓疡,咳吐脓血,阑尾炎,淋浊,白带。
冬瓜子原药材(双边冬瓜子)
在药房抓药的时候,我们经常看到,有两种不同类型的冬瓜子,一种单边光滑,一种双边翅状的,这是怎么回事呢?
其实这主要涉及到冬瓜品种问题,因为种子性状和白色蜡粉有一定相关性,青黑皮的冬瓜种子,多光滑无棱边,市场称为单边冬瓜子。白粉皮冬瓜的种子有棱边,市场称为双边冬瓜子。
冬瓜子原药材(单边冬瓜子)
无论什么品种冬瓜,无论冬瓜子是单边还是双边,入药均是正品。但是在单双边上两者价格上差异却很大,单边的价格在11-13元/kg,双边的价格在19-26元/kg。市场一般以单边冬瓜子为商品主流。
造成这样的主要原因就是,双边冬瓜子来源的老品种白粉皮冬瓜。古代也是此种类型,且有稳定的药用历史。很多人如果不考虑价格因素的话,还是喜欢此种。再加上双边一类冬瓜种植量少,更是物以稀为贵。
两种冬瓜子药材对比
冬瓜子药用资源充足,虽然全国都可产,但是也相对分散,一般家庭吃冬瓜时很少有人会把冬瓜子收集起来,大部分都是一些冬瓜食品加工厂把冬瓜子作为附属品来收集、加工再出售。
冬瓜肉加工的“青红丝”
冬瓜子主要的一个食品来源就是“青红丝”加工厂,这个也是五仁月饼,必备一种原料。每年节前加工量很大。因此也为中药冬瓜子及冬瓜皮提供了一个稳定的渠道来源。
冬瓜皮和冬瓜子最早都是免费被当地农户收集拉走。随着药材价格也越来越高,很多冬瓜食品厂,自己把这类下脚料作为副产业进行加工,再作为药材卖。
附:冬瓜皮
冬瓜皮为葫芦科植物冬瓜Benincasehispida(Thumb.)Cogn.的干燥外层果皮,削取外层果皮,晒干得。
冬瓜皮原药材
冬瓜皮,其味甘、性寒,归脾、小肠经,具有利尿消肿的功效,用于水肿胀满,小便不利,暑热口渴,小便短赤。
冬瓜子易混品——南瓜子
冬瓜子这种廉价易得的药材,不会有假药,也不值当掺假。只是在外形上和南瓜子有点像相。下面就简单区分一下;
南瓜Cucurbitamoschata原植物
南瓜子,也是一味杀虫药,其实这两个种子差距还是挺大的,主要在种仁表面,冬瓜子小一些,种仁白色,南瓜子大一些,种仁表面青褐色。以此可以区分。
冬瓜子和南瓜子两者对比
- 上一篇文章: 一场阑尾炎引发的吐槽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