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牡丹加味排痈汤治疗急性阑尾炎等肠
中医称急性阑尾炎为肠痈,多由脾胃功能失调,加上其它如饮食不节,忽然奔跑等原因,致使饮食糟粕不得通降,进而积滞,使气血淤阻,积于肠道。大黄牡丹汤对急性阑尾炎效果明显,余在原方基础上加味,取名《大黄牡丹加味排痈汤》治疗急性阑尾炎等肠痈疾病,诚有捷效。
处方组成,后下大黄15g桃仁20g冬瓜仁30g猪甲40g丹皮30g败酱草30g银花30g芒硝15g冲服田七5g冲服。
(功效)荡热解毒,消肿排脓,逐瘀攻下。
(主治)主证:急性阑尾炎,肠痈,腹疼痛拒按,犹如淋痛,倦卧,足屈不伸,腹皮拘急,身热,舌苔黄腻脉弦数、滑数或迟紧。
副证:伴有恶心呕吐,食欲减,大便秘结,小便短赤,扪之腹有块。
(临证加减)大便似痢不爽者,舌红脉数伤阴者,去芒硝,酌加五味
子、生地、沙参、麦冬等,以养阴清热。
右少腹出现肿块者,酌加当归赤芍、乳香没药等,以增强活血化瘀之力。
脓已成未溃或脓未成,酌加王不留行白花蛇舌草、赤芍等,以清热解毒散瘀。
腹满气滞痛剧烈者,酌加木香、枳实、元胡、莱菔子、青皮、川楝子等,以行气止痛。
湿热重者,酌加苍术、黄柏、红藤等,以增强清热利湿.
湿重苔厚腻者,酌加佩兰、藿香、苍术、生薏苡仁、白蔻仁等,以芳香化浊。
盖痈生胸腹之内,无不生于火与邪,若外用末药调敷,则相隔甚遥,必须内消为得。然痈势甚急甚大,一怀水何能救车薪之火。故必大剂煎饮,而火邪自散,而痈疡自消。故本方以大黄泻瘀血恶血;加丹皮、桃仁,逐瘀凉血,配合大黄清血分之热;瓜子(冬瓜仁,栝蒌子、甜瓜子均可)排脓散痈去积;芒硝猪甲,排脓去积,软坚除热;用金银花败酱草则加强于排脓散痈之功;用三七者,使瘀血之聚者速化而止疼痛之难忍也。
诸药合用有泻下瘀结热积的作用,用于肠痈实热壅结的急证,颇为适合。
(文献选录]程林:肿则形于外,痞则着于内,少腹既已痞肿,则肠痈已成,故按之即痛也。如淋者,以小腹为厥阴经脉所过,厥阴脉循阴器,故少腹按而痛引阴茎,有如淋状,而小便则自调也。《灵枢经》日:有所结,气归之,内既有痈,则营卫稽留于内,而不卫外。故令有发热汗出、恶寒也、脉迟紧者。则热未聚而肉未腐,故宜大黄牡丹汤之,以消其肿疡。若脉洪数,则脓已成,将成溃疡,不可下也,大黄牡丹汤,在当有血句下,以古人为文法所拘,故缀于条末,伤寒论中多有之。(《金匮要略解》)张璐:肠痈下血,腹中之病,其始发热恶寒,欲验其证,必小腹满痛,小便涩,反侧不便,即为肠痈之确候,无论已成未成,俱用大黄牡丹汤加犀角急服之..。
余摘录《大黄牡丹加味排痈汤》治疗急心阑尾炎临床验案,疗效满意。
陈某,男,49岁,丰城西路街人,患者因19年1月16日晚上吃多夜宵,17日以腹痛剧烈,呕吐医院就诊,做化验B超等,诊断为急性阑尾炎。医院门诊静脉点滴甲硝唑头孢类抗生素2天后,突然感觉整个腹部疼痛,并逐渐加重。医生叫其住院手术治疗,因马上春节来临,患者拒住院手术,遂经朋友介绍来门诊用中药治疗。刻诊,高热,整腹部胀痛,右下麦氏点疼痛明显,反跳痛,拒接,饮食不进,吐,口干而渴,二天便结,尿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此乃肠痈湿热瘀滞而腐肉成脓,治宜清热化湿而通里攻下。一诊4剂,疏方如下,
后下大黄20g桃仁20g冬瓜仁40g猪甲40g丹皮50g败酱草40g银花藤l50g芒硝15g冲服。服药后第二天患者电话称,大便泄拉七八次,为大量脓血样便,腹痛减轻,嘱勿用忧,继服至4天后,右下腹部少许隐痛,食纳不佳,精神倦怠,二诊方,党参15g焦三仙各15g丹皮40g木香IOg败酱草30g苍术l5g佩兰IOg田七5g七剂,以善基后。本案患者急性阑尾炎,古称肠痈,由于饮食不节,致中焦运化失职,糟粕积滞而生湿热,久则湿热致腐肉而化脓。故一诊方中用桃仁冬瓜仁猪甲行经脉而破凝瘀;芒硝大黄泻郁热破癥瘀而行脓血;败酱草丹皮银花藤清热解毒而排痈脓。因一诊大量用寒凉之品,恐免日后中宫转痰湿腻阻之弊,故二诊方加苍术木香佩兰焦三仙,燥土利湿而醒脾;而加党参补中气以培元气之根本;因田七有理血而化瘀血且又善化腐生新之能,故方中用三七参使病愈后不至残留肠中之瘀血腐肉留于经络证而变虚劳也!
- 上一篇文章: 中老年人注意这样ldquo早查rd
- 下一篇文章: 那些戴着ldquo阑尾炎rd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