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息肉的症状是什么,哪些人需重点检查

治白癜风福州哪家医院好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140721/4429412.html

目前来看,已形成的肠息肉还没有药物能有效治疗,所以需进行内镜下切除或手术切除。

结直肠息肉指结肠和直肠粘膜表面隆起的病变,如果没有确定病理性质都可称为“结直肠息肉”,肠息肉的形成与遗传、饮食、肠道炎症及排便习惯等有关。

炎性息肉和腺瘤性息肉炎性息肉由肠道增生性炎症造成,腺瘤性息肉则原因不明,可能与遗传、慢性炎症刺激、生活习惯等有关。腺瘤性息肉无法自行消失,若不及时处理会逐渐生长,而且恶变几率较高。炎性息肉恶变风险相对较小,一些很小的炎性息肉有时还能自行消失,但长期受炎症刺激也可能癌变。肠镜是息肉检查最有效的方法,病理检查可确定息肉的性质和癌变几率。大肠息肉的症状大便习惯改变,出现稀便、大便带血和粘液等,或里急后重、便秘及大便次数增多。长蒂息肉或位置接近肛门时有肿物脱出,少数患者可出现腹部闷胀不适或隐痛。幼年性息肉会在幼儿期出现,而且多在十岁以下,常出现便血、粘液便、腹泻及腹痛症状,可能还会继发贫血。如果是Peutz-Jeghers综合征患者,可能会由于慢性失血继发缺铁性贫血,或因息肉牵拉发生肠套叠。实际上,多数大肠息肉都起病隐匿,前期无任何临床表现。遗传性家族性腺瘤病遗传造成的家族性腺瘤病由基因突变引起,通常有一半的机会遗传给后代。该病患者在十二三岁时就可能出现腺瘤性息肉,50岁前几乎都会癌变。一般来说,腺瘤性和家族性息肉一定要切除,以防癌变。遗传性家族性腺瘤病是遗传性大肠癌的重要致病原因之一,这类息肉切除后还会生长,但可通过药物延缓息肉生长速度,该病患者的其他家族成员可通过基因检测判断是否也患有此病。息肉切除后要积极复查良性息肉并非切除后就“万事大吉”了,因为术后可能复发,复发位置和性质还可能出现变化。因此,有过大肠息肉病史的患者都应定期复查。如果只有一个息肉且病理证明是良性的,一开始每年进行一次内镜检查,连续2~3年不复发可改为每三年检查一次。如果是多个良性息肉,最好每年进行一次肠镜检查。对于息肉大于2cm,病理为绒毛状腺瘤和无蒂息肉的患者,复查间隔时间应在一年内。以下人群需积极进行肠镜检查年龄大于50岁且位于大肠癌高发地区。出现肠道症状的人群,如反复黑便、排便习惯改变或大便潜血阳性,但在上消化道检查中未发现异常者。一级亲属中有大肠癌或腺瘤病史者。大肠癌或息肉手术后及内镜治疗后的患者。有盆腔放射性治疗或胆囊切除史者。胃炎、肠炎患者长期服药,没有治愈者。以下五项有两项以上者:粘液血便、慢性腹泻、慢性便秘、慢性阑尾炎史及精神创伤史。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bhwqd.com/zlyy/181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