阑尾炎的疾病科普
阑尾炎的概述
急性阑尾炎是一个常见病,也是多发病。普通老百姓虽然总是以“阑尾炎这个小手术”来形容它,但是急性阑尾炎发病率却稳居各种急腹症的首位。急性阑尾炎可以发作于任何年龄段的人群,从刚出生的新生儿,到九十多岁的老人,从孕妇到哺乳期的妈妈。而急性阑尾炎,其病情又可轻可重,轻的可能吃点药就会过去,重的甚至穿孔导致感染性休克。而假如急性阑尾炎得不到恰当的治疗,则更可能引起一些并发症。
1阑尾炎的分型以及病因分型:阑尾炎具体得分为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局部坏疽或者穿孔性阑尾炎,以及阑尾周围脓肿。
病因:常见因为淋巴滤泡增生、肠石、异物、炎性狭窄、食物残渣、蛔虫、肿瘤等阻塞阑尾管腔,并继发各种格兰阴性杆菌和厌氧菌入侵导致阑尾炎症。阑尾先天畸形也可以导致阑尾炎。
2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表现(1)腹痛:典型的急性阑尾炎初期有中上腹或脐周疼痛,数小时后腹痛转移并固定于右下腹。当炎症波及浆膜层和壁腹膜时,疼痛即固定于右下腹,原中上腹或脐周痛即减轻或消失。因此,无典型的转移性右下腹疼痛史并不能除外急性阑尾炎。单纯性阑尾炎常呈阵发性或持续性胀痛和钝痛,持续性剧痛往往提示为化脓性或坏疽性阑尾炎。持续剧痛波及中下腹或两侧下腹,常为阑尾坏疽穿孔的征象。
(2)胃肠道症状:单纯性阑尾炎的胃肠道症状并不突出。在早期可能由于反射性胃痉挛而有恶心、呕吐。盆腔阑尾炎或阑尾坏疽穿孔可有排便次数增多。
(3)发热:一般只有低热,无寒战,化脓性阑尾炎一般亦不超过38℃。高热多见于阑尾坏疽、穿孔或已并发腹膜炎。
(4)压痛和反跳痛:阑尾压痛点通常位于麦氏点,即右髂前上棘与脐连线的中、外1/3交界处。反跳痛是壁腹膜受炎症刺激的表现。肥胖患者或盲肠后位阑尾炎的患者,压痛可能较轻,但有明显的反跳痛。
(5)腹肌紧张:阑尾化脓即有此体征,坏疽穿孔并发腹膜炎时腹肌紧张尤为显著。但老年或肥胖患者腹肌较弱,须同时检查对侧腹肌进行对比。
(6)皮肤感觉过敏:在早期,尤其在阑尾腔有梗阻时,可出现右下腹皮肤感觉过敏现象,范围相当于第10~12胸髓节段神经支配区,位于右髂嵴最高点、右耻骨嵴及脐构成的三角区,也称Sherren三角,它并不因阑尾位置不同而改变,如阑尾坏疽穿孔则在此三角区的皮肤感觉过敏现象即消失。
3慢性阑尾炎的临床表现(1)腹痛:右下腹部疼痛,其特点是间断性隐痛或胀痛,时重时轻,部位比较固定。多数患者在饱餐,运动,劳累,受凉和长期站立后,诱发腹痛发生。
(2)胃肠道反应:患者常有轻重不等的消化不良、食欲下降。病程较长者可出现消瘦、体重下降。一般无恶心和呕吐,也无腹胀,但老年患者可伴有便秘。
(3)腹部压痛:压痛是惟一的体征,主要位于右下腹部,一般范围较小,位置恒定,重压时才能出现。无肌紧张和反跳痛,一般无腹部包块。
(4)体征:各种特定的压痛点如麦氏点、兰氏点及腰大肌征、罗氏征阳性。4急性阑尾炎的并发症(1)腹腔脓肿:是阑尾炎未经及时治疗的后果。在阑尾周围形成的阑尾周围脓肿最常见,也可在腹腔其他部位形成脓肿,常见部位有盆腔或肠间隙等处。临床表现有麻痹性肠梗阻的腹胀症状、压痛性包块和全身感染中毒症状等。B超和CT扫描可协助定位。一经诊断即应在超声引导下穿刺抽脓冲洗或置管引流,或必要时手术切开引流。由于炎症粘连较重,切开引流时应小心防止副损伤,尤其注意肠管损伤。中药治疗阑尾周围脓肿有较好效果,可选择应用。阑尾脓肿非手术疗法治愈后其复发率很高。因此应在治愈后3个月左右择期手术切除阑尾,比急诊手术效果好。
(2)内、外瘘形成:阑尾周围脓肿如未及时引流,少数病例脓肿可向小肠或大肠内穿破,亦可向膀胱、阴道或腹壁穿破,形成各种内瘩或外屡,此时脓液可经屡管排出。X线-钡剂检查或者经外瘘置管造影可协助了解瘘管走行,有助于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
(3)化脓性门静脉炎:急性阑尾炎时阑尾静脉中的感染性血栓,可沿肠系膜上静脉至门静脉,导致化脓性门静脉炎症。临床表现为寒战、高热、肝肿大、剑突下压痛、轻度黄疽等。虽属少见,如病情加重会产生感染性休克和脓毒症,治疗延误可发展为细菌性肝脓肿。行阑尾切除并大剂量抗生素治疗有效。
5阑尾切除术后并发症(1)出血:阑尾系膜的结扎线松脱,引起系膜血管出血。表现为腹痛、腹胀和失血性休克等症状。关键在于预防,阑尾系膜结扎确切,系膜肥厚者应分束结扎,结扎线距切断的系膜缘要有一定距离,系膜结扎线及时剪除不要再次牵拉以免松脱。一旦发生出血表现,应立即输血补液,紧急再次手术止血。
(2)切口感染:是最常见的术后并发症。在化脓或穿孔性急性阑尾炎中多见。近年来,由于外科技术的提高和有效抗生素的应用,此并发症已较少见。术中加强切口保护,切口冲洗,彻底止血,消灭死腔等措施可预防切口感染。切口感染的临床表现包括,术后2-3日体温升高,切口胀痛或跳痛,局部红肿、压痛等。处理原则:可先行试穿抽出脓液,或于波动处拆除缝线,排出脓液,放置引流,定期换药。短期可治愈。
(3)粘连性肠梗阻:也是阑尾切除术后的较常见并发症,与局部炎症重、手术损伤、切口异物、术后卧床等多种原因有关。一旦诊断为急性阑尾炎,应早期手术,术后早期离床活动可适当预防此并发症。粘连性肠梗阻病情重者须手术治疗。
(4)阑尾残株炎:阑尾残端保留过长超过1cm时,或者粪石残留,术后残株可炎症复发,仍表现为阑尾炎的症状。也偶见术中未能切除病变阑尾,而将其遗留,术后炎症复发。应行钡剂灌肠透视检查以明确诊断。症状较重时应再次手术切除阑尾残株。
(5)粪瘘:很少见。产生术后粪痰的原因有多种,阑尾残端单纯结扎,其结扎线脱落;盲肠原为结核、癌症等;盲肠组织水肿脆弱术中缝合时裂伤。粪瘘发生时如已局限化,不至发生弥漫性腹膜炎,类似阑尾周围脓肿的临床表现。如为非结核或肿瘤病变等,一般经非手术治疗粪瘘可闭合自愈。
6阑尾炎的检查1.血常规
急性阑尾炎病人白细胞计数增多,约占病人的90%,是临床诊断中重要依据。一般在(10~15)×/L。随着炎症加重,白细胞数随之增加,甚至可超过20×/L。但年老体弱或免疫功能受抑制的病人,白细胞数不一定增多。与白细胞数增多的同时,中性粒细胞数也有增高。二者往往同时出现,但也有仅中性粒细胞明显增高,具有同样重要意义。
2.尿常规
急性阑尾炎病人的尿液检查并无特殊,但为排除类似阑尾炎症状的泌尿系统疾病,如输尿管结石,常规检查尿液仍属必要。偶有阑尾远端炎症并与输尿管或膀胱相粘连,尿中也可出现少量红、白细胞。
3.超声检查
阑尾充血、水肿、渗出,在超声显示中呈低回声管状结构,较僵硬,其横切面呈同心圆似的靶样显影,直径≥7mm,是急性阑尾炎的典型图像。但是坏疽性阑尾炎或炎症已扩散为腹膜炎时,大量腹腔渗液和肠麻痹胀气影响超声的显示率。超声检查可显示盲肠后阑尾炎,因为痉挛的盲肠作为透声窗而使阑尾显示。超声检查也可在鉴别诊断中起重要作用,因为它可显示输尿管结石、卵巢囊肿、异位妊娠、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等,因此对女性急性阑尾炎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特别有用。
4.腹腔镜检查
该项检查是急性阑尾炎诊断手段中能得到最肯定结果的一种方法。因为通过下腹部插入腹腔镜可以直接观察阑尾有无炎症,也能分辨与阑尾炎有相似症状的邻近其他疾病,不但对确定诊断可起决定作用,并可同时进行治疗。
7阑尾炎的治疗1.非手术治疗
(1)当急性阑尾炎处在早期单纯性炎症阶段时可用抗生素抗感染治疗。一旦炎症吸收消退,阑尾能恢复正常。当急性阑尾炎诊断明确,有手术指征,但因病人周身情况或客观条件不允许,也可先采取非手术治疗,延缓手术。若急性阑尾炎已合并局限性腹膜炎,形成炎性肿块,也应采用非手术治疗,使炎性肿块吸收,再考虑择期阑尾切除。
(2)一般治疗主要为卧床休息、禁食,给予水、电解质静脉输入等。
(3)抗生素应用阑尾炎绝大多数属混合感染,应用氨苄西林(氨苄青霉素)、庆大霉素与甲硝唑联合,疗效较好。
(4)止痛药应用适用于已决定手术的病人,但禁用于一般情况、尤其是体弱者。
(5)对症处理如镇静、止吐、必要时放置胃减压管等。
2.手术治疗
原则上急性阑尾炎,除黏膜水肿型可以保守后痊愈外,都应采用阑尾切除手术治疗。
8阑尾炎的预防措施1、避免暴饮暴食。因为过多的食物进入肠腔之后,可以造成肠腔内的压力增高,导致食物残渣、小粪石进入到阑尾腔内、堵塞阑尾腔,形成压力较高,并发阑尾炎。
2、避免受凉、防止感冒。临床研究,阑尾有免疫器官的功能,当身体受细菌、病毒感染时,阑尾起到免疫的作用,造成充血、肿胀,诱发阑尾炎的可能。
3、避免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因为进食这些食物之后,可以造成肠道痉挛。阑尾是回盲部的一个终末器官,它也可以引起缺血、痉挛的改变,在这种条件下可以造成细菌感染阑尾周围,并发阑尾炎可能。
阑尾炎阑尾管腔堵塞或伴细菌感染造成的阑尾炎性改变好发于20~30岁的青壮年
典型症状是转移性右下腹痛
阑尾切除术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点赞评论加- 上一篇文章: 万荣县解店镇卫生院健康宣传之阑尾炎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