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经方才是重症社会的根本出路
在前文,我们将新冠对中医经方而言就是一场感冒。但是对西医而言,似乎就太为难他们了。继而我们论述了基本的观点,那就是西医对普通感冒治疗的效率,也是存疑的。如果普通的感冒都磕磕碰碰,我们对这个医学,还能有更高的要求吗?高血压控制,高血糖控制,所有的疾病都是控制……要么就是消炎,要么就是切掉。这就是西医的三板斧。
会有什么问题?
后遗症频出;
因这种医学对亚健康也是没有辨识度的,亚健康普遍流行;
后遗症叠加亚健康,现代人的健康状况堪忧,再遭遇情志的挫折,极容易转成重症,推动整个社会医疗成本上升。
可怕的是,这是目前国人所能用的最主流的医学。
如果感冒用中医,又是一番怎样的光景呢?
用经方,体质强
在全面且正确的医学思路的处理下,人会出现什么样的状态呢?
经方带大的孩子,没有负累,会更加健康。举个例子,以前住的小区有个小孩子,阴雨天从来不敢出门,肺炎嘛。每次感冒都用经方。大概一开始可能1个月或者多久就要用药,然后3-7天治好;然后慢慢拉长到个月会有个感冒,然后缩短为3-5天治好;再发感冒拉长,然后纯中药介入时间慢慢缩短,因为抵抗力逐日在增强。最后下雨天,随便玩,再也不怕着凉。如果体质强,就没那么折腾,但是潜伏在身体内的寒气,要逼出来,大概会服从刚才说的规律。
随着中医药的介入,感冒发出来的频率会逐步下降,而治愈所需要的时间就越多。到最后如果真正恢复了健康,没准风寒着体,也只是打个喷嚏,或者是哪怕发烧,也可以不用药,自己捂着发一身汗就好了。
也就是说,随着体质增强,病邪发作次数降低,间隔拉大,治愈时间缩短。这个,我想称为中医感冒调理一般性规律。这不是单独的个例,而是经过许许多多的案例之后,总结出来的。并且,我还发现,一直用经方,小孩子的身体会比感冒就吊水的孩子身体来得强壮,基本上1-年,就很会跑会跳,不怎么爱生病了。于是,我推演出来能量封存规律,指的是通过用中医的手段,解决了病人的问题,病人不需要浪费时间在发烧、流鼻涕、咳嗽……等浪费体力精力的疾病上,自然就留存了足够的能量,小孩子长得好,大人精力充沛。中国古代还把流鼻涕不止称之为“脑漏”,可见古人的重视。
我的经验是小孩子要带好,就是肚子痛,发烧感冒,小咳嗽,或者流鼻涕之类,都帮他(她)搞好,就是生病的时候把他们搞舒服。他们就可以不被不适纠缠,可以专心长身体。细心的家长也已经早早发现,西药进去,胃口就会减,怎么长?只有中药吃完,小孩子食欲还会大增。所以我家的小孩,从来不进补,我也不会给孩子推荐进补。帮孩子排除寒气寒痰,就已经是大补。
经方带大的孩子,是幸运的。
第一次发烧,就用中药退下去。生长发育的过程,不免会有些发烧,那时候如果有汗,可以考虑桂枝汤;如果有点喉咙痛或者是头颈痛,可以考虑葛根汤;如果没有汗,热得厉害,身体发烫,可以考虑大青龙汤。总之,发烧不是事。没有额头挂点滴的经历,医院排队的痛苦,身体自然倍儿壮。
第一次流鼻涕,如果是清鼻涕,考虑桂枝汤,药很简单,桂枝芍药炙甘草生姜大枣,五味药中,大枣生姜我都不好意思叫他们名字为药。但是姑且这么吃吧,吃下去也就好了;如果是浊鼻涕,考虑麻杏甘石汤,这次是四味药,吃下去肯定也就好了。别人家的孩子流着鼻涕到处跑,你的孩子,都不知道流鼻涕是什么感觉。用麻黄汤、小青龙汤、大青龙汤等对高烧退烧,疗效非常棒,且没有副作用。
第一次咳嗽,可以考虑麻杏甘石汤,桂枝汤加厚朴杏仁,小青龙汤,射干麻黄汤等。这都是随机应变的。这样,咳嗽这个关也就跨过去了。至于有的小朋友说发展到鼻炎肺炎,这个就与之无缘了。健康是常态。
上幼儿园了,班上的小朋友隔三差五请假,我的小朋友下午发烧接回来,第二天早上活蹦乱跳去上学。老师很诧异。这就是中医带大的孩子啊!不健康纠正过来就可以了,体魄就是比一般孩子要壮实。
内环境调理好了,一些伴随性的问题也会消失:比如一患儿,动辄感冒,去医院就说是肺炎。后来每次感冒就用经方,大概一年。一开始真是隔三差五就感冒;现在感冒频率明显下降,更可喜的是,妈妈今天带他去幼儿园,幼儿园负责检查小孩的医务室老师说,以前夏天都是满脸痱子,今年极少了。只是单纯用经方把他治感冒,并没有给他什么皮肤病药。
坚持用经方,实际用药时间并不一定会很长,跟每个人体质有关系。唯一有关系的就是期间不能碰西药。西药压制下,这些寒痰寒饮之类,会更加往体内走。爱吃西药的患者,难治。我在临床中看到的就是这样。似乎西药都偏于寒凉,吃进去胃口就会大减,小孩子也会显得安静,不是很有动能的感觉。原则就是病发的时候进场清理,效果极佳;在调理慢性病的时候,如果病人说,感冒我会,然后一票子西药进去,基本上节奏就会被打乱,治疗效果大打折扣。
亚健康的源头
小孩子如果感冒发烧一直不整理会怎样呢?
临床中经常看到这种故事:小孩八九个月的时候欢蹦乱跳,但是一次感冒,持续不好,挂水点滴之后,体质就变了一个。不幸的是,我们经常会看到类似的故事,主角可能是小孩、大人,用的手段,很多时候是西药挂水。
如果不按照中医整体的思维去做,只是片面抗病毒,不去管顾寒气、痰饮、风气……这些“后遗症”不会凭空消失,都会带到成年,构成亚健康的一部分。我看过真正健康小孩是怎样的,经方是保持健康的比较靠谱的办法。
如果持续亚健康,那么等待现代人的很可能是身体越来越坠落,直到重症的发生。后续我们还会详细讲这个问题。
同样,经方介入身体治疗,条理剥析的时候,患者不能心急。伤寒论大小青龙汤,桂枝汤,麻黄汤之类,是什么时候用的?就是很健康的人病初起的时候用的。这时候一剂下去,基本上就痊愈了。很健康的人我理解只有两种:1,平素很强壮的大人。,小孩,特别是没被西药治过之前的小孩。所以如果看着很健康的大人或者小孩一副经方下去,病没好,我们很确定:这个人有积。慢下来,慢慢抽丝剥茧,好了,这个人的健康也会上一个台阶。
所谓小病和大病是世人眼睛看到的。医生看到的是,小病不一定比大病好治。比如阑尾炎、宫外孕、肾结石等等,快起来真快,一周或两周全好;小感冒反而要一个月的也试过。快的时候不要得意,慢的时候也不要气馁。按照治症法则,该怎么处方怎么处方。
现代人提起发烧,都认为是不好的事情。其实能发烧是反而是好事。怎么理解?首先我们看发烧的都是小孩,成人很少,其实很多是亚健康,都在内里烧,咽喉炎,鼻炎,胃炎。小孩子能发出来,才会好。不然就憋在里面。又比如举个例子,兄弟两个人都来,一个容易发烧感冒,一个不怎么感冒。效果当然是容易发烧感冒的好,病在表;另一个慢,因为病在里,在阴分,人也安安静静。真正治起来,还是会发烧的孩子好治。
金匮要略:夫中寒家,喜欠,其人清涕出,发热色和者,善嚏。中寒,其人下利,以里虚也,欲嚏不能,此人肚中寒。所以现代人如果感冒,能打喷嚏,还是比较强壮的;如果感冒或者平时就一直感冒,但是喷嚏打不出来,已经是一种身体比较虚的表现。真正强壮的,遇到风寒,应该打几个喷嚏,感冒已然好了。
无功之大功
总之,现代医学往往以杀灭病毒为目的,然而战场中并不只有一个敌人;盲目用药往往还会引邪深入,导致病邪根本没去掉,还进入更深的地方。我理解这些都是感冒迁延未愈表现:鼻塞,鼻涕,咳嗽,痰,怕冷,肩背痛,肩膀强硬,咽喉发炎,偏头痛……要想从亚健康状态摆脱出来,达到空灵的状态,要时间。
还有人认为感冒只是短期现象,其实真不一定是对的。之前碰到过一个病例,女,头痛十几年,痛的部位从鼻腔(似有鼻炎),印射印堂,又从头顶走督脉到脑后。月经前和期间很容易连续打喷嚏感冒的症状。脉浮而有力。脉浮病在表,连续打喷嚏印证表证未解。处方:桂枝汤加葛根解表走督脉,加辛夷苍术石菖蒲通鼻窍。3剂后症状即大减,自述比以前舒服多了;再剂,就已经没什么感觉了。笔者用的还是治感冒的方子。也就是这个女孩感冒了十几年。
回到经典。黄帝内经说:风者,百病之始也。也就是说,一有感冒,伤风,咳嗽等,就用经典方剂去掉根子,就可以保证身体一直处于空灵清净的状态,自然就不会有大病产生了。我们都知道要保养身体,然而保养身体并不能杜绝生病。将小病扼杀在萌芽状态,正是符合内经的做法。
在这里,流传甚广的“中医治未病”观念,我认为是有点疑问的。在我的观念中,中医治未病,就是去治疗小病,并且是在疾病还小的时候扑灭它,不让它发展壮大。比如感冒,你一伤寒,我就治疗好,那就不会传里。
治感冒当然无功,但是仔细看,其实并不是无功,而是天大的功德:一开始只是抽鼻子,留存在鼻窍中的寒湿,未来就是鼻炎鼻窦炎的雏形;一开始只是反胃,呕逆,肠胃胀气,未来就是胃炎,严重癌化;一开始只是拉肚子,但是未来可能就是肠胃炎;一开始只是咳嗽,但是未来没准是支气管炎、肺炎,迁延不愈则会癌化。小病,而不是疑难杂症,应该是现代中医非常重要的任务。
大风起于青萍之末,在青萍之末处理,而不是成为龙卷风的时候再事后诸葛。小病要快速治好,那样才不会发展成为大病。
再进一步言之,新冠,中医和西医治疗的过程,其实是中国人悲喜剧的一个侧面。新冠无非是一个急症被西医治成重症危重症的过程。而普通中国人的健康管理,就是被一系列的误治,最后毒杀或者误治至死的一个慢镜头的新冠。
什么是智慧,智慧就是让自己处于安全网中。
名导演大卫·林奇的父亲唐纳德·林奇是一名农业学家,在博伊西,他通过试验树木的腐蚀、昆虫、病害等,来研究如何才能种出健康的树。童年时,唐纳德曾对林奇说,如果一棵树看上去快要死了,其实它在十至十五年前就已经走向死亡了,等到发现的时候已经太晚了。
死亡突然降临,只是因为之前很多症状没有被发现。很多人好端端,突然查出癌症。其实并不是好端端,中医师就是从一些不起眼的症状来见微知著的。中医不一定要治疑难杂症,通过治小病,治感冒来阻止小病演化成大病,推迟死亡降临一样非常有价值。
易:履霜,坚冰至。即:看见霜,要想到寒冷的冬季已然来临。扁鹊见蔡桓公,是在腠理的层次,发现重疾的影子。
根据我的实践,中医经方是在感冒或者其他微小的不能再微小的疾病的层次介入,以防止不可估量的后果。
感冒居然会是生死关
在前文,我列举了不少感冒误治导致病人进ICU或灰飞烟灭的例子。在中医的领域,经方家对感冒也是非常重视的。甚至就在使用中药的时候,经方家对感冒仍然非常重视。甚至认为感冒可以决定生死一瞬间。
有经验的经方家问诊的时候,非常
- 上一篇文章: C反应蛋白炎症教你认识CRP在感染疾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