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症配穴参考女性更年期综合征
女性绝经期是妇女生殖功能由旺盛时期到完全停止的一个过渡时期,一般可持续10年,从45~55岁,有的女性甚至更早或更晚。在此过渡时期中,女性所出现的一系列因雌激素减少及机体衰老所引起的以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为主的身体不适,如面色潮红、心悸、失眠、乏力、抑郁、多虑、情绪不稳定、注意力难以集中等。统称为围绝经期综合征。即更年期综合征。
诊断1.生理症状:早期症状有闭经、月经不规则、萎缩性阴道炎、潮热伴出汗、血压升高;
晚期有外阴、阴道萎缩、干燥,性交痛,外阴痛痒,尿频,尿急,尿失禁,子宫盆底松弛,子宫及阴道脱垂及皮肤、毛发黏膜干燥且失去弹性;心血管出现心绞痛、冠心病;易发生骨折、腰痛、乳房松弛、下垂。
2.精神、神经症状:易疲劳、头痛、头晕、易激动、忧虑、抑郁、失眠、思想不集中或淡漠、紧张或不安、情绪波动。
3.出现新陈代谢性障碍:肥胖,体重增加.脂肪堆积部位多在腹部、臀、乳房、颈下及上肢等处;部分患者有关节痛、骨质疏松。以累及脊椎为主.故常有腰背痛。
对症施灸中医学认为,围绝经期综合征是肾气不足、天癸衰少,以致阴阳平衡失调造成的。因此在治疗时,以补肾气、调整阴阳为主。
灸方一取穴:肾俞、中极、子宫、三阴交。
肾俞——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共2穴(按身体对称轴对称,左右各1穴)。
肾俞穴位的作用①腰痛;
②遗尿、遗精、阳痿、月经不调、带下等生殖泌尿系疾患;
③耳聋,耳鸣。
《扁鹊心书》:肾俞二穴,凡一切大病,于此灸二三百壮。盖肾为一身之根蒂,先天之真源,本牢则不死。
现代常用于治疗肾炎、肾绞痛、性功能障碍、月经不调、腰部软组织损伤等。
中极——前正中线上,脐中下4寸。共1穴。
中极穴位的作用①遗尿、遗精、小便不利、阳痿等泌尿生殖系病证;
②痛经、月经不调、带下、阴挺、不孕等妇科病证。
现代常用于治疗痛经、月经病、子宫内膜炎、盆腔炎、膀胱炎、男子性功能障碍、尿潴留、前列腺炎等。
子宫——脐下4寸,中极穴旁开3寸。共2穴(按身体对称轴对称,左右各1穴)。
子宫穴位的作用阴挺、痛经、崩漏、不孕、月经不调等妇科病证。
现代常用于治疗子宫脱垂、痛经、功能性子宫出血、月经不调等。
三阴交——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面后缘。共2穴(按身体对称轴对称,左右各1穴)。
三阴交穴位的作用①月经不调,痛经,崩漏,赤白带下,经闭,症瘕,阴挺,难产,产后血晕,恶露不尽,久不成孕,梦遗,遗精,阳痿,早泄,阴茎痛,疝气,睾丸缩腹。
②遗尿,尿闭,水肿,小便不利。
③脾胃虚弱,肠鸣,腹胀,泄泻,足痿,脚气,肌肉疼痛。
④皮肤病,湿疹,荨麻诊。
⑤失眠,头痛头晕,两胁下痛等。
三阴交为足太阴、厥阴、少阴三条经脉的交会穴,对脾、肝、肾三经病变以及多种男、妇科病症都有广泛的治疗作用,是保养阴血的关键穴位。三阴交是一个神奇的穴位。按压合谷、三阴交有明显的催产作用,因此孕妇禁用。
现代常用于治疗急慢性肠炎、细菌性痢疾、功能性子宫出血、遗尿、性功能减退、高血压、神经性皮炎、湿疹、神经衰弱、下肢神经痛或瘫痪等。
灸方二取穴:脾俞、肾俞、气海、关元、足三里、三阴交。
肾俞、三阴交(同上)
脾俞——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共2穴(按身体对称轴对称,左右各1穴)。
脾俞穴位的作用①腹胀,腹泻、呕吐、痢疾、便血等脾胃肠腑病证;
②背痛
现代常用于治疗胃溃疡、胃炎、胃痉挛、神经性呕吐、肠炎等。
气海——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1.5寸。共1穴。
气海穴位的作用①腹痛,泄泻,便秘等肠腋病证;
②遗尿、阳痿、遗精、滑精、月经不调、闭经、崩漏等妇科及前阴病证;
③中风脱证、赢瘦无力等气虚病证。
气海、关元是元气的生发地,为强壮保健的要穴。艾灸气海、关元之后结合艾灸命门就可以补益元气,起到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作用。灸气海、关元对于肠胃、泌尿生殖、妇科等系统的各种病症都有着非常好的疗效。
现代常用于治疗肠炎、细菌性痢疾、男子性功能障碍、功能性子宫出血、支气管哮喘、神经衰弱等。
关元——前正中线上,脐中下3寸。共1穴。
关元穴位的作用①阳痿,遗精,早泄,尿闭、尿频等泌尿生殖系病证;
②月经不调,带下,痛经,等妇科病证;
③中风脱症,虚劳;令惫,赢瘦无力等元气虚损病证;
④泄泻,腹痛、痢疾、脱肛等肠腑病证。
气海、关元是元气的生发地,为强壮保健的要穴。
灸气海、关元对于肠胃、泌尿生殖、妇科等系统的各种病症都有着非常好的疗效。现代常用于治疗男子性功能障碍、尿潴留、肾炎、膀胱炎、前列腺炎、功能性子宫出血、阴道炎、遗尿、低血压、神经衰弱、肠炎等。
足三里——犊鼻下3寸,胫骨前嵴一横指处。共2穴(按身体对称轴对称,左右各1穴)。
足三里穴位的作用①胃痛、呕吐、噎膈、腹胀、腹泻、痢疾、便秘等胃肠病证;
②下肢痿痹;
③心悸、失眠、癫狂等心脑病证;
④乳痈、肠痈等外科疾患;
⑤虚劳诸证,为强壮保健要穴。
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穴位,有很强的补气作用,是人体保健的要穴。脾胃是人的后天之本、营养的来源,经常灸足三里可以补脾健胃,增强抗病能力,使你保持旺盛的精力,延年益寿,因此说“常常拍打足三里,胜过食用老母鸡”。足三里也是保健艾灸的常用部位,“若要身体安,三里常不干”,常灸足三里可以增强免疫功能、益寿强身,对肠胃、心血管系统等有防治作用,艾灸足三里可以预防中风,发病后及早艾灸可以使瘫痪肢体迅速恢复功能。
现代常用于治疗急慢性胃炎、胃或十二指肠溃疡、急慢性胰腺炎、肝炎、消化不良、急慢性肠炎、细菌性痢疾、阑尾炎、休克、神经性头痛、高血压、神经衰弱、精神分裂症、动脉硬化、支气管哮喘、白细胞减少症、下肢瘫痪、坐骨神经痛、膝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患。
灸方三取穴:脾俞、肾俞、八髎穴、关元、血海、足三里、三阴交。
脾俞、肾俞、关元、足三里、三阴交(同上)
八髎穴——又称上髎、次髎、中髎和下髎,左右共八个穴位,分别在第一、二、三、四骶后孔中,合称“八穴”。八髎就是八个穴位:上髎、次髎、中髎、下髎各一对,所以叫做“八髎”。
主治:腰骶部疾病、下腰痛、坐骨神经痛、下肢痿痹、小便不利、月经不调、小腹胀痛、盆腔炎等病症。血海——屈膝,在髌骨底内侧缘上2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简便取穴:患者屈膝,医者以左手掌心按于患者右膝髌骨上缘,二至五指向伸直,拇指约呈45度斜置,拇指尖下是穴。对侧取法仿此。共2穴(按身体对称轴对称,左右各1穴)。
血海穴位的作用①月经不调,痛经,经闭等妇科病证;
②瘾疹,湿疹,丹毒等血热性皮肤病。
现代常用于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贫血、荨麻疹、湿疹、皮肤瘙痒、膝关节疼痛等。
配穴:
心烦加大陵;
大陵——在腕掌横纹的中点处,当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共2穴(按身体对称轴对称,左右各1穴)。
大陵穴位的作用①心痛,心悸,胸胁痛等心胸病证;
②癫狂;
③胃痛,呕吐;痫证;
④腕臂痛。
现代常用于治疗心肌炎、神经衰弱、腕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患等。
潮热加复溜、照海;
复溜——在小腿内侧,太溪穴直上2寸,跟腱的前方。共2穴(按身体对称轴对称,左右各1穴)。
复溜穴位的作用①水肿,腹胀;
②盗汗、身热无汗;
③肠鸣、泄泻;
④足痿、腰脊强痛。
现代常用于治疗肾炎、睾丸炎、尿路感染等。
照海——内踝尖正下方凹陷处。共2穴(按身体对称轴对称,左右各1穴)。
照海穴位的作用①痫证、失眠等精神、神志疾患;
②咽干咽痛、目齿肿痛等五官热性病证;
③小便不利,小便频数;
④月经不调、痛经、赤白带下等妇科病证;
⑤下肢痿痹。
现代常用于治疗尿道炎、肾炎、神经衰弱、癫痫、月经不调、功能性子宫出血等。
纳少便溏者加中脘;
中脘——前正中线上,脐中上4寸。共1穴。
中脘穴位的作用①胃痛,腹胀,呃逆,香酸,泄泻,黄疸等脾胃病证;
②癫狂、失眠。
常灸中脘穴可以达到:健脾益胃,培补后天的功效。
现代常用于治疗胃炎、胃痉挛、胃溃疡、胃下垂、食物中毒、癫痫、精神病、神经衰弱等。
失眠多梦者加神门。
神门——腕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共2穴(按身体对称轴对称,左右各1穴)。
神门穴位的作用①心痛,心烦,惊悸,怔仲、恍惚,健忘,失眠,痴呆,悲哭、癫狂痫等心与神志病变;
②高血压;
③胸胁痛。
现代常用于治疗心绞痛、无脉症、神经衰弱、癔病、精神分裂症等。
温馨提示:
①七星老斗“神炉”艾灸器的艾灸腔直径为6cm,可以一次施灸临近穴位。也可同时使用多个艾灸器施灸。使用灸法调理要有耐心,勿急于求成,灸从久,要有长久坚持下去的信心,这样才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②本平台分享健康图文信息,来源于网络及施灸实证,仅供大家参考探讨,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我们尊重原创,若文章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做删除处理。
③中斯太和感恩您的传播分享,并诚邀大家留言讨论!如果您想了解七星老斗“神炉”艾灸器或对艾灸产品有什么建议等,可以在下方留言或添加
- 上一篇文章: 女人最怕的宫外孕能预防吗应该怎么做呢
- 下一篇文章: 母婴素养十二孕妇出现高热胎膜破